本报讯 (记者 李 一)日前,“民生民计总关情——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渝中区民生专题档案展”在区档案馆开展,以档案展览为媒介,让市民在细微处窥见历史切片、感受民生“温度”、收获幸福“质感”。
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母城”渝中,开展档案工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有着责无旁贷的使命。据了解,此次民生专题档案展分为“悠悠民生事,枝叶总关情”“民生路漫漫,上下而求索”“苍生计必安,渝中谱新篇”三个部分,以档案呈现民生理念、民生政策和民生实绩的发展变迁,展现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是渝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是整合区域档案资源、深挖红色档案价值的务实之举,也是档案从幕后走向台前的有益尝试。细细观看,既可通过晋代《华阳国志》记载的大禹江州治水故事、北宋《资治通鉴》记载唐代官员的“大数据城市治理”故事、清乾隆《巴县志》中描写民间劳作的古诗《巴田》等古代档案,了解中国自古以来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又可通过1930年一名红军为革命留给家人的家书、1946年《新华日报》刊发的文章《人民的报纸》、1952年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为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题字档案,感受中国共产党人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切关怀,更可通过渝中持续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照片档案,了解渝中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该展览由区委办公室、区委宣传部指导,区档案馆、区发展改革委、区民政局、大坪街道联合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