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渝中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暨美丽渝中建设大会召开。会上,区发展改革委汇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推进情况,区生态环境局汇报美丽渝中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区交通运输委汇报河长制工作推进情况,区住房城市建委、区商务委、上清寺街道分别作交流发言。大家表示,将锚定目标、协同发力,向绿而行、双向赋能,全力推动美丽渝中天蓝江碧、山清水秀,持续彰显现代国际风范、山城江城风景、巴渝人文风韵有机融合的整体大美格局。
区发展改革委
全力绘就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画卷
一年来,区发展改革委坚持体系推进,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与美丽渝中建设;坚持生态优先,协同发力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攻坚;坚持绿色发展,协同培育低碳循环经济与绿色产业;坚持开放赋能,协同实施跨区域联动与产业合作,统筹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如今,渝中“健全‘双碳’目标引领下的城市绿色更新机制”入选全市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暨美丽重庆建设典型案例,万元GDP能耗、水耗,单位GDP碳排放量持续保持全市“最优”序列,绿色债券余额、绿色环保产业营收居全市第一。
下一步,区发展改革委锚定区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关于高质量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渝中范例目标,以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为抓手,通过强化统筹协调、强化向上争取、强化督查督导,迭代工作体系,闭环推进重点任务;通过激活开放平台、提质开放经济、深化开放合作,融入国家战略,拓展推进开放空间;通过推进绿色产业发展、推进产业绿色升级、推进绿色低碳试点,聚焦绿色产业,加快推进转型发展;通过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提升城市生态品质、推动绿色低碳改造,塑造大美风貌,攻坚推进污染防治,切实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以发展“含绿量”提升增长“含金量”。
区生态环境局
勇扛环保主责
推动绿色发展
区生态环境局始终坚持以“治水治气”为牵引,深入打好“九治”攻坚战。2024年,全区PM2.5等“六参数”为2023年新标准实施以来首次全面达标;今年1—8月,PM2.5实现同比改善6%。“两江”渝中段地表水水质总体达到Ⅱ类标准。环保产业营收连续两年突破300亿元并实现正增长,保持全市第一。
下一步,区生态环境局将坚持“115N”工作思路,为“十五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具体而言,围绕“主责主业”,聚焦呵护“蓝天白云”、保护“两江碧水”、守护“全域无废”,更高标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服务“大局全局”,通过积极推进能源、建筑、产业、交通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深化气候投融资改革试点等,更高站位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守牢“底线红线”,通过高水平推进“两江四岸”岸线治理提升,强化饮用水水源地、危险废物、重金属、辐放射重点领域风险防控等,更大力度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屏障。聚焦“数管数治”,通过扎实推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用好“141”基层智治体系等,更高质效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水平。强化“共建共享”,通过培育生态文化特色品牌,构建可感可及生态文化行动体系,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以更实举措促进环保理念可感可及。
区交通运输委
严格履行河长办职责
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区交通运输委(区河长办)始终将河长制作为美丽渝中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河长善为、治河有方,强基固本、筑牢防线,交通协同、向绿而行,推动河长制从“有名有责”向“有能有效”转变。如今,渝中“两江四岸”生态品质明显提升,“两江游”“三峡游”成功创建国家级精品航线,实现了碧水绿岸新景象。
下一步,区交通运输委将继续严格履行河长办职责,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具体而言,通过系统治水、科学治岸、标本兼治,全力以赴完成2025年底建成长江渝中段、2026年底建成嘉陵江渝中段市级幸福河流的目标任务,纵深推进幸福河湖建设。一方面,积极会同市水利局、市水环集团推进长江干流重庆段防洪治理工程的前期工作;另一方面,会同区住建、规资等部门,策划申报三峡后续项目(地质灾害和水安全保障),提速推进项目落地实施。通过带“活”滨江资源,带“强”水域能量,带“飞”低空经济,加快推进“河湖+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推动公交车、出租车、老旧营运船舶等进行新能源运输装备更新,有序推进绿色低碳交通强国专项试点项目,持续推进交通绿色低碳转型。通过坚持广宣严管、强化体系支撑、深化执法改革,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
区住房城市建委
以绿色低碳转型
推动美丽渝中建设
一年来,区住房城市建委聚焦生活污水溢流问题整治、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等持续发力。其中,管网排查率达100%,管网存量病害整治率达100%,生活污水溢流问题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同时,以建筑领域绿色化改革为突破口,多年保持新建建筑绿色化率100%,过去4个季度高星级建筑占比均保持在50%以上。
下一步,在生活污水溢流问题整治方面,区住房城市建委将聚焦推动整治项目提速增效,完成渝中区规划分流制片区雨污分流和管网改造既定目标;坚持系统谋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逐步推动规划合流制区域雨污分流改造,全流域全方位提升生活污水收集效能和溢流控制能力。在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区住房城市建委将积极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和设计标准的刚性作用,确保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和高星级绿色建筑比例保持较高水平,鼓励社会投资项目实施高星级绿色建筑,探索推进既有商业商务楼宇绿色化转型。
区商务委
以开放促跃升
以绿色促转型
区商务委坚持以开放促跃升、以绿色促转型,通过深化开放合作,擦亮长江经济带“世界窗口”;聚力品质升级,打造长江经济带“消费标杆”;强化陆海联动,夯实长江经济带“通道支撑”,向新而行、向实发力,积极融入和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助力山清水秀美丽渝中建设。
下一步,区商务委将持续提速建设万象新华、朝天汇海等消费地标,出台解放碑高端品牌集聚区方案,亮相嘉宾里、一方谷、协信觅塘里等特色消费场景,建强消费地标与特色场景。将持续推进中新(重庆)国际金融数据港、华智未来开展境外“来数加工”,举办全国国际货代行业发展论坛、第二届西部陆海新通道精品展洽会等,攻坚制度创新与国际货代。将鼓励龙头企业持续拓展海外资源,完善国内分销渠道,优化外贸进出口结构,壮大跨境电商品类等,深化进口贸易与结构升级。
上清寺街道
紧扣总体部署抓好重点领域
筑牢绿色生态安全屏障
上清寺街道聚焦河岸生态守护、空气质量管控、噪声污染防治,坚持“巡查、整治、修复”全链条发力,守护扮靓河岸“颜值”;坚持“扬尘、油烟、焚烧”全领域攻坚,优化提升空气“气质”;坚持“生活、施工、交通”全方位治理,呵护保障宁静“品质”,努力绘就山清水秀美丽生态画卷。
下一步,上清寺街道将紧扣“美丽渝中”总体部署,统筹抓好“河岸、空气、噪声”等重点领域,坚决筑牢绿色生态安全屏障。具体而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聚焦绿色低碳、厚植绿色本底、深化绿色治理,共建美丽上清寺;进一步强化动态监控,完善“河长+网格员+志愿者”联动巡查机制,确保问题“不反弹、不回潮”;进一步强化前置导控,加强宣传沟通,源头减少纠纷;进一步深化智慧防控,充分利用“141”基层智治平台载体,提高实时预警和处置效率。
记者 徐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