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旅游旺季来临,作为重庆都市旅游目的地之一,渝中再度成为全国游客青睐的热门目的地。为了让游客玩得放心、游得舒心,区公安分局、区文化旅游委、区交通运输委、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持续发力,重拳整治拉客揽客、收费带路等旅游乱象,打出一套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服务质量的“组合拳”,取得明显成效。
7月中旬,洪崖洞旅拍揽客等违反公共秩序的行为引发广泛关注。事件发生后,区文化旅游委联合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快速核查,并以此次个案整治为契机,制定了《渝中区暑期旅游市场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出台了文化旅游市场系统整治“十严禁”举措,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对全区文化旅游市场乱象开展拉网式排查整治。
在“堵”上,我区充分依托大综合一体化执法队伍,持续整治违规旅拍、占道扰客、违规售票、拉客宰客等十类重点问题,持续开展高强度、高频次专项检查,采用“1+N”整治模式(“1”由公安部门每月牵头开展一次集中整治,“N”由各部门、街道根据职责常态化牵头开展专项整治),加强部门协同与信息共享,确保违法违规线索及时互通、精准打击。
在“疏”上,区文化旅游委构建旅拍规范管理“12345”工作体系。其中,“1”套台账,即全面掌握旅拍商户及从业人员信息;“2”个主体责任,即压实景区管理主体责任与摄影行业协会自律责任;“3”类区域划分,即划定并公告“严禁停留拍摄区、限时拍摄区、严禁揽客区”;“4”级投诉处置,即建立分级响应处理机制;“5”大措施,即多维度强化管理监督,促高质量发展。
同时,我区还着力强化宣传引导,依托区融媒体中心,联动各级媒体平台,高频次发布通告、倡议书、工作动态及典型案例。广泛张贴发放“十严禁”通告、旅拍自律倡议书、文明提示、“避坑”指南等宣传材料数万份,利用景区、商圈、酒店、游船等场所LED屏、游走字幕滚动播放宣传警示信息超万条次。
针对“票串串”“带路党”“饭托”、游摊贩等顽疾,我区则建立人员信息库,实施动态监管,探索运用信息技术加强日常监管,并采取口头警告、现场驱离、物品收缴、公安介入等组合措施进行治理,提升对“伪装游客”等隐蔽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现和打击能力。
自暑期旅游市场集中整治开展以来,全区累计实施专项检查120余次,累计出动执法人员8100余人次,检查旅行社、旅拍店、火锅店等游客密集场所520余家,约谈问题商户140余家,责令改正4家;劝导、驱离、教育各类违规人员3660人次;规范占道经营摊点近6000处;收缴违规物品9400余件(张)。查处各类交通违法案件83件,其中非法营运15件,收缴非法营运“空车灯”装置55个,督促3家两江游公司按《两江游销售市场诚信经营公约》对售票旅行社联合停票13家。立案查处旅行社违法案件3件,对未依法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签订包价旅游合同不规范、不合理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游客安排购物获取回扣等违法违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
经过系列整治,渝中“票串串”“带路党”、高音喇叭揽客、游摊贩等行为得到显著规范,全区旅游市场乱象有效遏制,旅游市场秩序改善明显。“以前下班路过解放碑、洪崖洞,几乎都会碰到兜售两江游的商家,最近发现改善很明显。”在解放碑上班的杨鹏飞说,现在看到的是执法人员、志愿者越来越多,让人觉得很放心。
区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区将加快旅拍精细化管理措施落地,补齐宣传设施短板,深化部门协同与“1+N”模式应用,强化对隐蔽违法行为的打击和根源性问题的治理,全力打造安全、放心、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让每位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记者 黄清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