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阿姨,节哀,请一定保重身体。”挂断电话,刘琼沉思片刻,哽咽地对在一起加班的同事说,“刘伯伯走了,他的遗愿,是要为战‘疫’捐款。”
刘琼口中的“刘伯伯”名叫刘宴林。去年5月,因糖尿病引发并发症及严重贫血,刘宴林到重医大附二院住院治疗半个月,出院后,身体每况愈下。2月9日,刘宴林永远闭上了眼睛。
春节期间,刘宴林自感身体状况不佳,对家人频频提起自己的遗愿。“他可能感觉到身体不好了,刚好又是疫情形势最严峻的那段时间,就一直叮嘱我,要找机会捐点款,为抗疫出份力。”刘宴林老人的妻子曹学尧在电话那头哽咽着断断续续地回忆,“他说我们都是党员,身体不能上一线,也要想办法出力。”
“我们都是党员”,是两位老人一直以来的行为“准则”。刘琼介绍,刘宴林和曹学尧夫妻两人都是社区党支部的党员,也是骨干居民志愿者,一直以来,无论社区组织什么活动,他们都会帮着忙前忙后;身边的邻居遇到困难,他们也会主动提供帮助。
2019年,已经89岁的刘宴林即使在卧床养病期间,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和义务。曹学尧说,“去年年中,他还能下床走路的时候,每次支部主题党日活动,都要我扶着他慢慢走到现场参加学习。”后来不能到现场了,他也要求老伴在每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那天,按时去参加支部学习,再把学习内容带回家。平日里,两人也会通过“学习强国”APP和电视新闻开展自学,并通过微信跟党员同志分享学习心得。
直至生命最后的时日,刘宴林仍在反复叮嘱家人,“我是党员,这次抗疫没出上力,你们一定要帮我捐1000块钱,千万不要忘了。请他们一定收下我这笔最后的捐款。我死后,丧事从简,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2月28日晚,料理完刘宴林老人的后事,曹学尧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拨通了刘琼的电话,告诉了她这个消息,并通过微信转账的形式,完成了老人的遗愿。目前,这笔捐款已按规定上缴至解放碑街道党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