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5日 星期一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库里漫游酷渝中

解锁母城千般韵夜味艺景齐出圈

  8月20日晚,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斯蒂芬・库里现身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开展“新韵重庆”文化游活动。这场意趣十足的“打卡之旅”,成为渝中文旅魅力的一次生动展演。从十八梯的青石板路上感受夜间消费的烟火气,到十八梯山城记忆馆里探寻老字号沉淀的岁月醇香;从亲手体验蜀绣、烙画时惊叹非遗技艺的巧夺天工,到沉醉于两江环抱的立体夜景魅力,库里的每一步探索,都在解锁渝中多元的城市魅力,也为渝中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再添热度。

  夜

  游十八梯

  沉浸式感受

  渝中夜间消费活力

  当夜幕为十八梯的青石板路披上暖光,库里的十八梯夜游,为渝中蓬勃的夜间消费活力写下生动注脚。库里漫步于十八梯,时而饶有兴致地打量路旁特色店铺,时而驻足观看手工艺人现场创作,时而被各类特色商品吸引,沉浸式体验了重庆独特的街巷空间与蓬勃的夜间消费活力。

  作为“重庆的世界窗口、世界的重庆客厅”,近年来,渝中锚定“高端化、国际化、特色化”定位,高标准打造富有巴渝特色、彰显中国风范、引领国际时尚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全力做亮“最前沿”时尚消费、“最山城”地标消费、“最重庆”特色消费、“最潮流”国际消费四张名片。其中,针对入境游火爆,渝中为入境游客提供了全方位链条式服务,让入境游客感受到一个更开放、更可亲的渝中。

  硬件上,开通巴士、轮渡、索道、轨道等多元交通,持续扩大“立体环游圈”;设立城市候机楼,完善票务办理、行李托运、空铁接驳等“一站式”通道;打造解放碑双语站,促进旅游地图、美食菜单等双语标注,让入境游客“一目了然”。软件上,建成全市首个支付便利化示范区,实现外卡支付、ATM外币取现全覆盖;推出“即买即退”离境退税服务,让入境游客“用得惯”“用得好”;探索建立多语种体系,目前外语导游和国际志愿者已“奔赴”各大景区、提供暖心服务。

  在此基础上,渝中还印发了《渝中区促进文旅文创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加快编制《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出十余项措施支持拓展入境游市场,并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等国际机制,承接“万名华侨过大年”、国际旅行商大会等交流活动,“甲亢哥”等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向世界讲述重庆、讲述渝中。

  面向入境游客,渝中不断丰富科技、非遗等入境游产品供给,选择在渝中“过夜游”“美食游”“购物游”的入境游客日益增多。据统计,今年1—5月,渝中境外人员登记住宿量同比增长超110%;办理离境退税222笔、居全市第一,销售额同比增长8倍。

  味

  探记忆馆

  为渝中老字号打call

  街巷古韵悠悠,老店盛装迎客。库里步入十八梯山城记忆馆,听讲解员介绍各色渝中老字号美食;漫步在十八梯美食街区,感受四处弥漫的“老字号”香气。

  据悉,十八梯传统风貌区以“老山城,真重庆,潮渝州”为定位,不仅引进了朱炳仁铜雕博物馆、渝丹凤银楼、人民咖啡馆等知名品牌,还拥有众多渝中老字号,可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地道的山城味道。

  渝中作为重庆母城,是重庆美食的发源地和聚集地,老字号云集。目前,渝中拥有7家“中华老字号”和45家“重庆老字号”,数量规模占全市老字号总量的12%。其中,精益高登眼镜、小洞天饮食集团等7家“中华老字号”构成品牌矩阵的核心,45家“重庆老字号”则覆盖餐饮、零售、医药等多个领域,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的品牌生态。

  吴抄手、小滨楼等首批“重庆老字号”传承着最地道的山城滋味;德元酸梅汤在百年制作技艺基础上,创新乳酸菌发酵工艺,其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杨光会鲜货火锅凭借“鲜货”理念,十年间完成新锐到老字号的蜕变;精益高登眼镜在保留传统眼镜手工调校技艺的同时,引入现代先进技术不断精进……在渝中的大街小巷,散落着各色“老字号”,也“圈粉”了无数中外游客。

  在“国潮文化”蔚然成风的当下,“老字号”纷纷探索创新之路,力求在守正与创新中不断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据悉,2024年“重庆老字号”总营收突破1000亿元,带动就业超10万人,“老字号”品牌的繁荣发展已成为渝中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艺

  体验非遗魅力 

  点赞渝中非遗与中国智慧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Wow!”在十八梯山城记忆馆,库里被渝中的非遗技艺所吸引,并忍不住亲自体验。在蜀绣展台,他捏着细如蚊足的绣针穿针引线。在感受方寸之间的蜀绣魅力后,他拿起刻刀专注勾勒釉料,体验掐丝珐琅工艺。

  越是体验越是喜爱,他又手执烙笔挑战重庆周氏烙画,浅黄的烙痕在他微颤的掌心下蔓延开来,并忍不住赞叹:“Unbelievable(难以置信)!”尽管动作略显笨拙,却掩不住他对东方美学和中国智慧的喜爱与赞叹……

  作为全市唯一一家国家非遗旅游街区,十八梯传统风貌区汇聚了众多非遗商户。眼下正值暑假,非遗与旅游的完美融合,让十八梯成为渝中又一热门打卡地。事实上,感受非遗的气象万千远不止十八梯一处。据了解,渝中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51项,其中,国家级11项、市级35项、区级105项,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等9大门类。

  为了让渝中非遗走出重庆,走向世界,渝中积极建设各类非遗传承体验基地,为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据悉,依托渝中现有的218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渝中建成了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在此基础上,渝中还创建了非遗传承教育基地、保护性生产基地、非遗传习所及培训基地19家,挂牌非遗特色社区6处,创建非遗特色学校8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为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成渝两地非遗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渝中还与成都市锦江区发起成立了“成渝蜀绣保护与发展联盟”,并联合发布了《成渝非遗保护与发展十大行动计划》,为两地非遗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清晰路径。如今,渝中的非遗项目、非遗产业已经成为重庆文旅融合发展的亮丽名片。

  景

  沉醉璀璨夜色

  见证渝中夜景

  国际魅力

  不览夜景,未到山城!夜色是重庆这座城市最为吸引人的风貌之一。

  暮色如墨,十八梯的青石板路被暖黄色的灯光勾勒出蜿蜒轮廓,宛如一条流光溢彩的丝带。库里不时停下脚步欣赏,连连用英语赞叹:“It's amazing(太神奇了)!”此刻的库里,与万千游客一样,沉醉在渝中独树一帜的夜景魅力之中。而他的到来,也为这条老街增添了别样的活力,让更多人看到十八梯乃至整个渝中夜景的独特风情。

  素有“重庆母城”之称的渝中,地处长江、嘉陵江交汇处,两江环抱的独特地形造就了其独一无二的城市风貌。古人曾叹“名城危踞层岩上”,而如今,这番景象在夜幕的笼罩下更显壮美。层层叠叠的山路与流光溢彩的灯光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山环水绕、江峡相拥的立体画卷。解放碑、洪崖洞、长江索道……这些耳熟能详的旅游景点,在夜色中纷纷褪去了白日的喧嚣,换上了华丽的“晚装”。灯火通明的楼宇、桥梁,倒映在嘉陵江中如梦似幻,吸引着无数游客慕名而来。

  这个夏天,重庆举办的无人机灯光秀更是为渝中夜景增添了一抹科技与艺术交融的绚丽色彩。无人机灯光秀不仅为市民、游客带来了视觉盛宴,更带火了重庆特色夜间消费,成为城市夜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为丰富游客体验,渝中已陆续打造洪崖洞民俗风貌区、十八梯—山城巷传统风貌区、鹅岭贰厂文创公园3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成为稳定就业、释放消费、激发创意的重要载体。同时,渝中还精心雕琢了鹅岭公园瞰胜楼、WFC会仙楼等观景平台、城市阳台,成为山城夜景的绝佳观赏点。

  渝中的夜景,是重庆向世界展示自信与魅力的重要名片,吸引众多游客走进这座山水之城,感受它的热辣与温情,沉醉在这永不落幕的璀璨夜色之中。

  新韵重庆

  斯蒂芬·库里为何青睐渝中?

  来到较场口城市阳台,俯瞰街巷肌理,与山城夜景合影;走进十八梯山城记忆馆,体验非遗技艺,感受巴渝文化瑰宝魅力;在十八景之古井春风处,捧一掬“井水”,获“十八梯,打井水,财源滚滚”的民间祝福……

  库里闪现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开展“新韵重庆”文化游活动,以在国内外球迷群体中的超高人气,让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居高不下的热度再飙新高点。

  重庆之多元,可观可览可赏可玩地之丰富,库里为何青睐十八梯传统风貌区?

  因为,它有着重庆人的乡愁。

  连接上下半城的十八梯,上通较场口,下连储奇门,既是老重庆人“上下通行”的核心道路,也是伴随他们生活成长、承载他们悲欢离合的岁月梯道。

  山地城市建设,巷道阡陌纵横,屋舍密集错落,空间弯弯绕绕。名士显贵、外交使节、贩夫走卒等各色人物落脚停留。饭馆、茶社、理发店、裁缝店、公共录像厅等应有尽有。

  街巷熙攘处的滚烫烟火、岁岁年年的家长里短、多元文化的交织景象,既印证了重庆的开放包容,也可窥探老重庆彼时的繁华。

  因为,它藏着老重庆的历史。

  打水饮用、挑水洗衣,展现老重庆的民居生活。凤凰台35号的法国领事馆旧址,讲述着重庆的开放往事。十八梯大隧道遗址,是抗战时期修建的防空洞,市民躲避轰炸的容身地。1941年6月5日傍晚,侵华日军对山城重庆进行了长达5个小时的战略轰炸,十八梯、石灰市和演武厅(现磁器街)防空洞隧道发生了避难者窒息践踏惨案,举世震惊……

  走进十八梯,如同翻开重庆城市发展简史,记录着巴渝大地的风云过往,让人们立体认识这座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山水之城,更是渝中珍贵的人文资源。

  因为,它显着新重庆的气质。

  集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级非遗旅游街区、第四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等“国字号”招牌于一身,自带重庆新韵。

  依托得天独厚的重庆母城文化旅游资源,保留“七街六巷”城市肌理,摩登复古街、格调生活剧场等特色区域,融合地域特色、历史文化、互动场景等多维度创新,以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老街巷、老建筑、老字号、老手艺,全面展现重庆八百年历史文化生活全景,彰显重庆母城的山之韵、人之韵、城之韵、美食之韵,成为市民看城市发展变迁、游客观都市繁华魅力的非去不可之地,年度客流量达2400万人次。

  既到重庆,斯蒂芬·库里怎能不来渝中!

  首席记者 李 一 记者 徐 潇 黄清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解锁母城千般韵夜味艺景齐出圈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第03版:综合
   第04版:专题
库里漫游酷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