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6日 星期三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市伊蚊监测数据公布渝中布雷图指数(BI)达标

  专业人员在居民小区开展蚊虫消杀工作。区爱卫办供图

  扫码关注重庆渝中

  APP图文报道

  本报讯 (首席记者 刘 侃)日前,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消息称,为防止疫情输入引起本地传播,重庆自8月起每周发布蚊媒监测结果。根据8月1日—3日的监测结果,全市平均布雷图指数是11.35,风险等级评估结果为中风险。在全市39个区县中,达标区县(BI<5,绿色)5个,渝中位列其中。

  近段时间以来,渝中多措并举做好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压实属地、部门、单位和个人“四方责任”,相关职能部门坚持“日常与集中、专业与常规”相结合的原则,紧盯重要区域、重点场所,加强“一老一小”重点人群的防控,扩大消杀范围、提高消杀频次,特别是监测蚊虫密度指标超过标准或出现异常波动的区域,组织专业防治人员排查问题,并开展消杀工作。截至目前,渝中已对全区公共外环境卫生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清理蚊虫孳生地共579处,消杀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

  此外,区疾控中心不断强化疫情监测预警、医疗救治准备、应急处置准备、物资储备保障,组织全区医疗机构疫情防控队员开展防控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疫情防控培训。

  各街道也纷纷结合实际,最大限度整合家庭医生团队、群团组织、志愿者等多方资源,组织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多途径、多形式积极向居民重点普及灭蚊知识以及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动员居民参与群防群控,引导大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人人参与防控工作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全区爱国卫生运动共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清理整治活动百余次,清除垃圾堆积物70余吨,清理卫生死角及蚊媒孳生地近千处。

  下一步,渝中将持续强化疫情监测预警,动态分析评估风险,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异常、第一时间预警、第一时间处置;在前期消杀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精准施策,对高密度区域、新发孳生地及历史问题点位等进行重点攻坚;聚焦背街小巷、楼顶天台、闲置地块等易被忽视的“死角”,持续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创新宣传形式和载体,向居民普及核心防控知识和疾病早期症状识别,全方位做好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辖区居民健康安全,为市民营造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

  渝中区关于加强防蚊灭蚊

  预防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倡议书

  广大市民朋友们:

  当前处于高温多雨季节,是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虫媒传染病高发时期。这两种急性传染病均通过蚊虫叮咬传播,而作为传播媒介的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在我市和我区普遍存在,夏季正是其活动高峰期。为了保护您和家人的身体健康,营造一个安全、宜居的城市环境,我们在此向全体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全民参与,联防联控,打一场“全城总动员”的防蚊灭蚊歼灭战!

  一、清楚潜在风险,不做“局外人”

  近期,我国南方多地报告了数千例基孔肯雅热病例,登革热也进入高发季节。这两种疾病的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剧烈头痛、全身肌肉关节疼痛(基孔肯雅热的关节痛尤为剧烈,甚至使人“痛到弯腰”)、皮疹等。虽然多数为轻症,但也会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且对于老人、儿童和有基础疾病者,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

  我市作为白纹伊蚊的孳生地,一旦有输入性病例,极易引发本地传播和聚集性疫情。因此,防蚊灭蚊绝不仅仅是个人小事,更是关系到全市公共卫生安全的大事。每一位市民都是疫情防控链条上至关重要的一环,切不可掉以轻心。

  二、清除蚊虫“温床”,不做“养蚊人”

  白纹伊蚊喜欢在小面积的积水中产卵,从虫卵到成蚊仅需7—9天。清除积水是防蚊灭蚊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我们倡议:

  家庭总动员,“翻盆倒罐”清积水。请您和家人立即行动,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彻底的积水清理。重点检查花盆托盘、闲置瓶罐、楼顶天台、空调外机接水盘、废旧轮胎等一切可能积水的容器。做到“水培植物勤换水(每周至少一次,并清洗植物根部和容器内壁),储水容器加盖密封,无用积水及时倾倒”。

  社区互助,“人人动手”净环境。请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爱国卫生运动,主动清理房前屋后、楼道、地下车库等公共区域的垃圾杂物和积水。及时疏通排水沟、下水道,填平坑洼,铲除杂草,消除卫生死角,共同打造干净整洁的社区环境。

  三、做好个人防护,不给病毒“可乘之机”

  在加强环境治理的同时,做好个人防护也至关重要。

  居家防蚊,严防死守。建议家庭安装纱门、纱窗,并确保其完好无损。睡眠时使用蚊帐。在家中可使用电蚊拍、蚊香、电热蚊香液等合格的驱蚊灭蚊产品。

  外出防护,减少叮咬。白纹伊蚊在清晨和傍晚时段最为活跃。外出时,尽量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可以在裸露的皮肤上涂抹驱蚊液。

  关注症状,及时就医。如果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疑似症状,不要随意用药,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您的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以便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四、科学应对,不信谣、不传谣

  请广大市民通过官方渠道了解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防治知识,科学认识、理性应对,不制造、不相信、不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共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市民朋友们,预防蚊媒传染病,人人有责,人人受益。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清除积水、驱蚊灭蚊,共同守护我们的美丽家园,保障你我他的健康与安宁!

  渝中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2025年8月3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第03版:综合
   第04版:文明新风满巴渝
全国青少年模拟飞行锦标赛重庆选拔赛航空科普讲堂走进渝中
全市伊蚊监测数据公布渝中布雷图指数(BI)达标
“渝好空间”开启“奇幻之旅”心理游戏助力亲子沟通
化身“街头摄影师” 定格新就业群体精彩瞬间
打击非法集资 守护居民“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