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首席记者 李 一)7月9日,微短剧《晴空之下》在山城巷传统风貌区开机,将在山城巷传统风貌区、戴家巷老街区、鲁祖庙传统风貌区等地完成拍摄,以重庆大轰炸时期重庆普通市民的故事,展现重庆坚韧、忠勇、开放、争先的城市精神。
该微短剧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城市TV与区委宣传部共同打造。讲述了重庆大轰炸幸存者周信进入“晴空”AI系统所复原的抗战时期的重庆寻找亲生父亲,与外表市侩、内心善良的面馆老板,坚韧的上海女性,正直的民生船长,“刀子嘴豆腐心”的南京护士,一直在寻求救赎的义勇消防员等一系列“小人物”相遇的故事。
该微短剧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将视角对准重庆大轰炸时期普通重庆市民的悲欢离合,采用微短剧与微纪录片相融合的形式,力图为观众呈现抗战大后方的生活图景。在人物设计上,该微短剧以不同方言对白,展现当时重庆本土居民与逃难而来的“下江人”相互融合、相互帮助的时代背景,并选用了大量重庆市民作为素人演员参与拍摄。在场景设计上,该微短剧还原了部分抗战场景,展现重庆人民以街头戏剧、金钱板等艺术形式宣传抗日,再现重庆人民的抗战精神,并利用AIGC技术,将抗战时期的重庆与新重庆进行视觉对比,增强画面冲击力和情感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