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首席记者 刘 侃)开学在即,连日来,渝中各中小学校组织教职工对食堂进行全方位安全大检查,确保开学工作顺利有序。
校园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日前,市教委联合多部门印发通知,要求在全市各中小学食堂建立食材同质、菜品同价、师生同餐等“三同三公开”制度,推进师生“同餐同质同价”,从源头防范化解食品安全、资金安全和廉政风险,不断提升师生膳食质量,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通知要求,师生食材同批统采、统购,确保来源相同、种类相同、品质相同、价格相同;根据菜品综合成本定价,师生在选择同一菜品或同一套餐的情况下,同菜同量同价;食堂要面向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开放,供餐窗口、就餐场所师生共享,变少数管理干部“陪餐”为师生常态“共餐”。
据了解,渝中各中小学校已经根据自身实际,建立“三同三公开”制度,抓牢抓实校园食品安全工作,千方百计护航师生“舌尖安全”,如:重庆大同实验学校在食堂监督公示栏上公布一周带量食谱;人民小学创新性地成立“3+1+1”膳食委员会,发出更多“好声音”,确保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解放小学每月定期开展食堂开放日活动,为家校相互沟通交流搭建平台……
近年来,渝中坚持抓好抓牢校园食品安全,将其作为打造“全国一流教育强区”的一个重要环节,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细化操作流程和规范标准,进一步提升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为广大师生提供安全卫生、营养均衡、美味可口的餐饮服务。
新学期,区教委将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学校,围绕风险隐患排查整改、问题线索收集处置、制度机制建立健全等方面持续发力,以环环相扣的“责任链”,全心全意的“优服务”,为渝中学子筑起一条看得见的“舌尖”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