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5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拓宽非遗传播渠道 培训非遗传承人才

我区启动2023年“庆元旦、学非遗、迎新春”非遗进校园进社区培训系列活动
居民们观看古琴茶艺展演。 本组图片由记者 黄清娴 摄
学生们体验陶艺非遗制作。
扫码看《渝中新闻》视频

  本报讯 (记者  黄清娴)12月12日,依托丰富的非遗资源,我区启动2023年“庆元旦、学非遗、迎新春”非遗进校园、进社区培训系列活动,掐丝珐琅体验课程、传统艾灸制作技艺、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主题授课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分别在人和街小学、人和街社区、区山城老年大学等地同步开展,吸引了众多学生、市民和非遗传承人参与。

  记者在人和街小学活动现场看到,小小非遗传承人培训活动正在举行。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带来的掐丝珐琅等非遗项目培训及作品展示,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传承非遗的热情。“我们学校历来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常年开设陶艺、剪纸、扎染、书法等自主课程,播撒非遗传承种子。”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小小非遗传承人培训走进学校,对丰富孩子们的眼界,提升传统文化素养意义很大。

  人和街社区的活动同样丰富,巴渝锦灰堆、巧手制香囊、古琴茶艺展示、传统艾灸制作等非遗项目体验课程集中呈现。市民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心仪的项目进行体验,让“活化”的优秀传统文化进入群众文化生活。“很有意思,之前只知道雕版印刷术,没想到我们重庆人也有自己的印刷术。”参与巴渝锦灰堆体验的市民王华英惊喜不已。

  而在区山城老年大学活动现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牟元义以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为题,为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授课,着重讲解非遗相关法律法规理论知识、非遗展示展陈提升、游客接待、社教活动等内容。大家表示,讲座内容很有针对性,为非遗项目发挥持续生命力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对他们的启发很大。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区委宣传部、区文化旅游委、区教委、大溪沟街道共同主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承办。此次活动将持续至12月29日,以学校和社区为活动中心,将汇集及串联重庆“母城”非遗项目,包括蜀绣、扎染、掐丝珐琅、烙画等国家级、市级非遗项目,涵盖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体育、传统医药、传统技艺等各种门类,旨在积极拓宽非遗传播渠道,培训非遗传承人才,通过传统节日、重大活动进行非遗项目的展示、展演、培训、项目体验等,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我区启动2023年“庆元旦、学非遗、迎新春”非遗进校园进社区培训系列活动
~~~我区再添3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国网重庆市区供电公司渝中供电中心8个电力网格畅通渝中居民联络渠道
~~~
~~~
~~~
~~~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全面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重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第03版:文明新风满巴渝
   第04版:副刊
拓宽非遗传播渠道 培训非遗传承人才
渝中区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授牌
延伸用电服务“最后一米” 及时解决居民用电难题
高血压患者过冬指南
手“心”相伴 “语”你同行
党员带头树新风 垃圾分类在行动
以演促练强本领 以练筑防护平安
传承好家风好家训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