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全华
如果你要写渝中
就不能只写渝中
要写吞象巴蛇,魂归白虎
仪城江州,李严大城
写余玠折上帝之鞭镇重庆府
写那九开八闭十七门全都用硬石头抢筑
要写巴国首都
大夏国都
写二战风云际会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远东指挥中心
见证人间正道,顽寇降服
要写脚踏两江水,片叶看浮沉
上下两半城,一带拖天际
写立体魔幻之山城、江城、不夜城
要写“巴渝十二景”之遗珍
巴山耸秀处,金碧有高台
洪崖珠飞落,翠涌大江流
写佛图夜雨今依旧
思君不见下渝州
要写光耀千秋
写巴将军头断头不断,城许城还存
写邹容18岁的《革命军》
写邓小平16岁留法乘船太平门
要写运筹帷幄的西南局
精神谱系摇篮之“红色三岩”
弥天大勇的重庆谈判
以及“民主之家”共商国是,风雨同舟
还要写最年轻直辖市的街巷烟火
火锅同心同享酣畅淋漓
小面麻辣鲜香欲罢不能
写千年黄葛树攀岩破石
还有那曾经负重却逐渐消失的棒棒军
一根扁担一条绳
一口力气一家人
一桩活计一躬身
一坡风雨一座城
要写朝天门扬帆远航
迎来送往汇通天下
写解放碑屹立风雨
世界窗口重庆客厅
如今新征程新重庆
更要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上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
写重庆中央法务区
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载区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
以及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是了,巴山渝水,地灵人杰
巴之腹,渝之中
山水天成、政通人和处
生长出一座小小的大城
——渝中
作者简介:毛全华,渝中区人大机关工作人员,作品散见于《重庆晚报》夜雨副刊、《重庆法制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