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24日 星期一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理布局生态空间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山清水秀美丽半岛

——专访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晓江
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晓江在区融媒体中心接受专访。 记者 王 欢 摄
扫码看 访谈视频

  要点速递

  2020年,PM2.5年均浓度首次达标,实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5天,其中达“优”天数107天。

  “十四五”时期,全区生态空间布局将更加合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现PM2.5等主要污染物年均值达标,“两江”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II类,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态品质明显提升,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山清水秀美丽半岛取得重大进展。

  2021年,打好蓝天保卫战主要是“抓好四项削减,突出五个精准”。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近年来,我区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扎实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让渝中半岛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2021年,我区如何打赢蓝天保卫战?“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何思路?近日,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晓江接受了记者专访。

  记者:“十三五”期间,我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改善生态环境,赢得广大群众的点赞。请介绍一下“十三五”期间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做了哪些重点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刘晓江:过去五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总体来讲体现在“五个新”:

  一是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实现新进步。2020年,PM2.5年均浓度首次达标,实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5天,其中达“优”天数107天。地表水水质、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

  二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新成效。全面完成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阶段任务。近年来,累计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5000余辆,完成14座码头岸电设施建设。推进完成汽修、加油站、餐饮等废气达标治理。全面实行河长制,开展净岸护河行动,关闭4个货运码头,迁移(拆解)船舶21艘。强化危险废物监管,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成功创建石灰市菜市场、重医大附属儿童医院等57个无废城市细胞。

  三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印发实施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严格生态空间分区管控,加强园林绿化、公园提升,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等。

  四是突出环境问题解决取得新进展。有效整改、按时销号中央巡视“回头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发现的问题,菜园坝鸡鸭市场、西三街水产市场等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得到解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五是环保改革攻坚取得新突破。圆满完成生态环境机构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制定《渝中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等制度,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

  记者:不管是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是创造高品质生活,都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十四五”时期,我区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思路及目标是怎么样的呢?

  刘晓江:“十四五”时期,我区生态环境保护总体目标是,生态空间布局更为合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现PM2.5等主要污染物年均值达标,“两江”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II类,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态品质明显提升,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山清水秀美丽半岛取得重大进展。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坚持“1125”总体思路:

  “坚持一个总纲”,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生态文明思想为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总遵循。

  “突出一个核心”,即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

  “抓好两个协同”,即推动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相协同、减污与降碳相协同。

  “重点抓好五大任务”,一是坚持绿色低碳,促进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交通、绿色建筑、低碳环保产业等,实施低碳楼宇、低碳街区等细胞工程建设,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二是坚持综合施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完成锅炉低氮改造,大力推动清洁能源使用。推进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完成两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完成菜园坝垃圾中转站改造。 

  三是坚持系统治理,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严格落实“三线一单”。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推进城中山体、两江岸线等生态修复,打造绿色长滨。

  四是坚持底线思维,统筹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强化医废、危废、饮用水源地、核与辐射等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控,提升防范化解突发生态环境事件能力。

  五是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构建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落实环境治理的领导责任、企业责任、全民行动、监管、信用等八大体系,推动形成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记者: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如何开好局、起好步十分重要。今年,我区将重点开展哪些工作呢?

  刘晓江:今年我们将全力抓好五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持续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高质量编制实施“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水、土等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制定好路线图、谋划好环保项目。

  二是抓紧实施碳达峰行动。编制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专项规划,制定全区碳达峰行动方案,基本摸清碳排放底数,着力推进建筑、交通等领域碳减排行动。

  三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打赢蓝天保卫战为“重中之重”,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加大“夏防臭氧、冬防PM2.5”攻坚力度,着力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全面贯彻实施长江保护法,落实好市1、2、3号总河长令,推进雨污分流建设改造,全力保障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深化“无废城市”建设,持续开展危险废物三年专项整治行动。

  四是全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力推动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确保年度2个整改问题按时“销号”。严格环境执法,强化环境应急处置,守牢环境安全底线。

  五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施《区级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等制度机制。加快智慧环保建设,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

  记者:我们了解到,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中之重就是打赢蓝天保卫战,请为我们介绍一下,2021年,我区将如何打赢蓝天保卫战?

  刘晓江:今年打好蓝天保卫战主要是“抓好四项削减,突出五个精准”。

  “四项削减”,即削减NOx、扬尘、VOCs、油烟污染。一是削减NOx污染。深入推进老旧车淘汰工作,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全域使用国III以上机具,全面推进燃气锅炉达标治理。二是削减VOCs污染。深化汽修、加油站废(油)气深度治理和在线监管。三是削减扬尘污染。实施绿色示范工地创建,推进重点工地全密闭施工,落实工地分级管理,加强道路洒水降尘。四是削减油烟污染。探索餐饮集中区“物业+”监管模式,安装油烟在线监测监控设施,确保油烟排放稳定达标。

  “五个精准”,即问题精准、时间精准、区位精准、对象精准和措施精准。

  记者 姚延洋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区法院案例入选重庆法院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典型案例
合理布局生态空间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山清水秀美丽半岛
全力做好根治欠薪工作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名中医“坐镇”社区医疗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
集体生日游园会情暖辖区特扶人员
综合快读
晨起刷牙恶心、干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