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09日 星期一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她们是渝中最美巾帼奋斗者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效、经济社会秩序逐步恢复正常的重要节点,我们迎来第110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全区广大妇女挺身而出,坚守岗位、主动担当、冲锋在前、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代新女性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撑起了“半边天”。为此,本报特推出“妇女节特刊”,在展现新时代女性风采的同时,向全区广大妇女道一声节日快乐!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渝中儿女的心。全区广大妇女姐妹积极投身抗击疫情阻击战,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不让须眉的勇敢坚定、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春风化雨的温柔力量,成为“疫”线最靓丽的中流砥柱,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最美巾帼奋斗者的风采。为最大限度减少传播风险,渝中区妇联将以“立足岗位·争做巴渝最美巾帼奋斗者”为主题,通过线上平台,开展致敬最美巾帼奋斗者、关爱抗疫一线女职工、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线上微课堂、心理援助等系列活动。

  全家总动员

  贡献战疫“家”力量

  家庭教育专家 杨洪梅

  “春节我们为什么要待在家里面,不能出去呢?”“因为有病毒在我们身边潜伏。”前段时间,一位父亲带着女儿科普新冠疫情防控知识的视频在儿童之家上线。简单、有趣的呈现方式获得了不少人的关注和点赞。视频制作者是渝中区快乐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杨洪梅,视频中“友情出演”的正是她的丈夫和小女儿。 

  “如果不是他出征去了湖北孝感,现在应该还要继续利用休息时间免费出演。”杨洪梅打趣地介绍。原来,自疫情发生以来,杨洪梅一直拉着自己的家人录制各类公益视频,发布到儿童之家、渝中姐妹等线上平台。文案写作、内容拍摄、视频剪辑……在视频制作过程中,杨洪梅练就了一身的创作技能,家人们也“被动”掌握了文案背诵、情景演绎等“辅助技能”。2月25日,杨洪梅的丈夫随医院驰援湖北孝感,在支持丈夫投身“疫”线的同时,杨洪梅也在继续自己的公益视频计划,利用线上温情,与丈夫并肩战“疫”。 

  在父母的帮助下,杨洪梅妥善安置了两个孩子的网上学习课程和居家生活,与陆续返程的快乐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员工一起继续制作小视频,为有需要的家庭和儿童“发声”助力。截至目前,杨洪梅家庭及团队制作的公益视频多达30余期,内容涵盖儿童科学防疫保护、儿童心理健康、亲子游戏、专注力小课堂、亲子手工等。与此同时,杨洪梅还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邀请全国0-3岁婴幼儿精品课程团队到线上儿童之家开展系列公益讲座,让更多孩子和家长受益。

  闻令而动

  做好“守门员”“服务员”

  社区党委书记 唐彩凤

  “今天拿着手机忙了一天的事务,从早上8点至凌晨1点,全是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一大早,我就赶紧安排大家即刻开展入户排查工作。街头巷尾都空荡荡的,大多数居民都呆在家里,街上只有穿红背心的我们在四处活动……”前段时间,一位社区党委书记朴实的“战疫日记”报道引发大家的关注,收获无数点赞。 

  这位社区党委书记名叫唐彩凤,任职于七星岗街道领事巷社区,已有11年工作经验。她朴实的“战疫日记”就是对自己工作状态最真实的“写照”,也是一幅“疫”线工作人员生动的“素描”。 

  疫情发生以来,唐彩凤带领全体社区工作者主动放弃休假,群策群力克服物资短缺等困难,投入到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及时开展走街入户、排查检测、发放宣传资料。针对辖区老旧楼宇相对分散,来往人员复杂不便统一管理的难点,唐彩凤制定了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服务措施,疏堵结合、全时覆盖,身体力行同志愿者一道开展排查登记、发放出入卡、体温测量、宣传防控知识。为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唐彩凤还带领社区网格员及时组建“生活管家”微信群,每天收集居民采购需求,联系超市配送物品,当好大家的“服务员”。 

  “都先不要忙了,填饱肚子再上阵!”1月31日上午,辖区居民自发为社区送来了水果、饺子、汤圆等爱心食品,嘱咐社区工作者“照顾好自己”。面对居民的温情嘱咐,唐彩凤眼角湿润,欣慰连日来的辛劳得到了居民理解,暗下决心要更加坚定地带领大家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社区党委第一责任人,疫情就是命令,必须冲在前。”唐彩凤说,只要一天“未获全胜”,她就将持续带领社区全体工作者,坚守在防疫一线,用实际行动保障社区居民的生命安全。

  带伤上阵 用心为民

  民警 陈艺颖

  “疫情结束后,我想好好给老公做几道菜,过一过我们的二人世界。”抗疫期间,无数人为了大家的安全逆向而行。想为老公做几道菜的陈艺颖也是其中一员。 

  陈艺颖是区公安分局大阳沟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年初,因病动了手术的她陷入了两难。“一边是医生要我静养,一边是一个又一个的社区工作电话。”陈艺颖说,面对突发的疫情,她不是没有犹豫过,她担心自己术后抵抗力低下,会倒在工作岗位。但社区的“求助”电话,让她没办法静下心休养。她说:“我是社区民警,许多住户和居民情况我最清楚,我这身警服也更方便排查工作。每天躺在家里感觉出不上力,我反倒不安,感到焦虑。” 

  为了“心安”,伤口还未痊愈的陈艺颖提前结束病假,马不停蹄地回到工作岗位。入户排查,她与战友通宵达旦;社区防控,她与路灯形影不离;材料汇编,她与时间相持较劲……偶尔伤口隐隐作痛,她才会想起自己还是个恢复期的“病人”。 

  转眼,各行各业开始逐步有序复工复产。派出所迎来新的挑战——收集复工人员数据,核实人员详情,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安全保障。大阳沟派出所辖区商业楼宇众多,覆盖企业甚广,涉及复工人数庞大,陈艺颖在兼顾自身社区工作的同时,主动揽下统计核实复工企业人员的重担。时间紧、任务重,陈艺颖经常在回家后还对着电脑,反复核实数据。同为警察的丈夫因为心疼妻子,甚至为此和她吵了一架。但吵完之后,陈艺颖擦擦眼泪,安慰丈夫:“你也是警察,我知道你是心疼我,但是没办法,这些数据很重要,一个数据可能就涉及一个企业是否能开工,大家的生活是否有风险,我不能出错啊。”

  白衣鏖战 负重前行

  医师 王佳

  “我是党员,我先上!”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有着20年党龄的王佳第一时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作为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疫情防控工作中,作为流行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王佳第一时间利用专业知识,结合我区疫情形势,带头起草了《重庆市渝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应急预案》,并带头守在一线、战在一线。在组织并参与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密切接触者追踪工作中,王佳统筹调度,先后派出卫生应急队员共1500余人次,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追踪密切接触者,并及时上报数据,为制定疫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是主城区三个区域中心实验室之一,不仅要承担辖区内发热门诊的标本检测工作,还要对区域中心内可疑的标本进行复核确认。作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总支委员、办公室主任,为了确保送样及检测流程安全,王佳提出对中心大楼安全保障措施进行调整,及时将中心通道分成辖区医疗机构送样人员、穿防护服人员、未穿防护服中心职工及外来办事人员三个类别,科学防范了中心内部感染。 

  身兼多职,必定付出更多。为了和疫情抗争、和时间赛跑,王佳无暇照顾远在成都身患疾病的父母,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有时甚至通宵达旦,但她坚持每天打电话联系一线职工,关心大家的生活,安抚大家的“小情绪”。作为负重前行的“白衣天使”,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初心和使命。

  肩挑背扛 支援“疫”线

  爱心企业家 刁雪梅

  “既然来了,我们就想办法,尽最大努力,再买一些物资。”春节期间,在巴厘岛度假的重庆大地园林设计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刁雪梅得知疫情在国内蔓延的情况后,发动全家出资出力,经过几天的奔走联系,自费筹集到2.5万个口罩,带回国内用于家乡重庆防疫一线。 

  “独在异乡,要采购大宗医用物资,确实不易。”回忆起当时筹集口罩的经历,刁雪梅介绍,为了多筹集口罩,一家人先是提前结束休假,后又改签机票,打算分别从上海和北京中转返渝。几经周折,终于拜托导游联系其在印尼的朋友,于2月1日,购买到2.5万个口罩。 

  千辛万苦筹集到了口罩,但接下来还有挑战。2月1日当晚,她们一家早早来到机场。可在行李托运时,纵然出示了相关证明材料,机场工作人员还是坚持要求她们每人只能托运一件行李、背一个包。“国内这么缺口罩,我们眼睁睁看着却带不回,怎么办啊?”刁雪梅急得快哭了,“小许,你给他们说,加多少钱都可以,只要能把口罩带上飞机。”经过反复交涉,机场方面同意每人可以再多带一件行李。但对于共10箱、2.5万只口罩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 

  这时,刁雪梅的儿子提议把身上所有行李都腾空,能装多少装多少。于是,母子二人直接打开行李箱,把衣服、食物等全部扔掉。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腾转,他们的行李箱、塑料袋、纸袋全都装满了口罩。 

  就这样,母子俩肩挑背扛,终于第一时间把5000个口罩带回国内。剩下的2万个口罩,由导游小许联系航空公司后寄回国内。 

  “归途中,有很多人指指点点,说我们是搞代购的。更有甚者,小声嘀咕说,我们这个时候还要发国难财。”刁雪梅告诉记者,听到这些话,她很难受,但也没有多辩解什么,因为一想到可以支援家乡疫情防控,就释然了。

  记者 李传芳/文

  区妇联供图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第03版:众志成城防控疫情 渝中在行动
   第04版:众志成城防控疫情 渝中在行动
她们是渝中最美巾帼奋斗者
你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