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2日 星期一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区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解读⑥

提升文化软实力 绘就发展新图景

  本报讯 (首席记者 李一)城市文化作为城市的独特基因,不仅是塑造城市品牌、凝聚价值共识、激发发展活力的关键要素,更是城市吸引力、亲和力、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展现城市的精神标识与价值内核。

  保护历史文脉,让城市记忆可触摸、乡愁有所寄,文脉得以传承,为后代守住精神家园;发展文化产业,借助创意与科技赋能,使其成为经济新增长点和城市“金名片”;繁荣文化事业,保障市民文化权益,提升全民文化素养,真正实现文化发展成果人民共享、润泽心灵……提升文化软实力,既考验城市治理的智慧与远见,更关乎城市未来和民众福祉,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区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提出,厚植文化基因,推动人文之美向人文之治迭代跃升,体现了渝中以文化人、以文润心的坚定坚持,以文惠民、以文兴城的清晰路径,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务实行动。

  这份“坚定坚持”将持续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弘扬“坚韧、忠勇、开放、争先”城市精神,深化“行走的思政课”品牌,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持之以恒引导群众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将渝中丰厚文化底蕴转化为引领文明风尚、涵养人文精神、促进社会和谐的治理力量。

  这条“清晰路径”将统筹推进渝中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能级提升。充分挖掘母城文化资源,鼓励各类企业“跨界”融入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创新发展“文化+”新业态,持续提升文化内容的创作、生产、传播、消费数智化水平,持续办好高品质、特色化群众文化品牌,持续提升文化软实力。

  这场“务实行动”将更好推进“流量”变“留量”、“流量”促“增量”。全力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活化利用文物、历史建筑、风貌街区等特色文化资源,激活大田湾体育场、文化宫、国泰艺术中心等存量资源,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全要素文旅体消费生态,培育更多“江崖街洞天”特色消费场景,促进文旅“流量”有效转化为经济“产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第03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第04版:文明新风满巴渝
“开放新高地·服务新未来”共促服务业扩大开放交流会在渝中举行
提升文化软实力 绘就发展新图景
第十一届中医药发展与科学大会参会嘉宾走访调研重医大附二院宽仁名中医馆
渝港科创企业发展联盟在渝中成立
让“渝字号”体育赛事精彩纷呈
为山城经济装上“渝中引擎”
共抓机遇 共谋合作 共赢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