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30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端午时光里的醇香记忆

  兰荣辉

  端午的风,裹着艾草的清香,轻轻拂过岁月的门槛,唤醒了记忆深处那一份独特的醇香。在端午的诸多习俗里,咸鸭蛋始终是最令人魂牵梦绕的存在,它承载着浓浓的乡愁,浸润着悠悠的故乡味,在传统节日的画卷上,勾勒出一抹绚丽而温暖的色彩。

  儿时的端午,总是在母亲忙碌的身影中悄然来临。那时候,爸爸常常在外奔波,母亲成了家里的主心骨,也是制作美食的能手,尤其是做咸鸭蛋,更是一绝。每年春节后一个月,母亲就开始为制作咸鸭蛋做准备。她将每年腊月腌肉的盐水精心保存下来,那盐水仿佛是时光沉淀的精华,承载着春天赋予的味道,这是母亲制作咸鸭蛋的秘籍。

  制作咸鸭蛋的那天,阳光透过窗棂洒进厨房,给整个空间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母亲将留存的盐水倒入锅中,再加入少许茶叶,火苗欢快地舔舐着锅底,盐水在锅中咕嘟咕嘟地冒着泡,茶与盐煮出的香味渐渐弥漫开来。母亲手持木勺,仔细地撇去水面上的血水泡沫。盐水熬制好后倒入瓦缸中,待盐水慢慢冷却,母亲向盐水里倒入高粱白酒,再将洗净的鲜鸭蛋小心翼翼地放入其中,封缸口。她总是不厌其烦地叮嘱:“鸭蛋一定要新鲜的,过期的、水里浸泡过的鸭蛋都不能用。”在母亲看来,只有用最新鲜的鸭蛋,才能做出最上乘的咸鸭蛋。

  在等待咸鸭蛋腌制的日子里,我总是充满期待。每天放学回家,都会跑到放鸭蛋的坛子旁,踮起脚尖,眼巴巴地望着坛中的鸭蛋,幻想着它们变成美味佳肴的模样。母亲看着我心急的样子,总是笑着说:“别急,心急吃不到香鸭蛋的,等时间到了,端午节也就到了,腌制的咸鸭蛋就可以上桌了。”

  终于,村子里家家户户门上挂着艾叶、菖蒲,我知道端午节近了。这时候母亲的咸鸭蛋也腌制好了。母亲掀开坛盖的那一刻,一股浓郁的咸香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母亲取出几枚咸鸭蛋,洗净,放入锅中煮熟。不一会儿,厨房里就飘出了诱人的香气。待鸭蛋冷却后,母亲将其轻轻剖开,只听“咔嚓”一声,鸭蛋一分为二,那金黄的油瞬间涌了出来,中间还藏着一个小小的太阳。“剖开舟两半,内藏黄金白玉”,古人将咸鸭蛋的美妙描绘得淋漓尽致。鸭蛋清,洁白如玉,细腻嫩滑;鸭蛋黄,金黄如黄金,翻沙、油润,咬上一口,咸香四溢,令人回味无穷。

  端午节当天,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美食,粽子、黄鱼、黄酒……但最吸引我的,还是那一盘油汪汪的咸鸭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享受着端午安康的美好时光。那时候的咸鸭蛋,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浓浓亲情在舌尖上的绽放。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制作咸鸭蛋的方法也变得简单起来。如今,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精心准备,而是选择更便捷的方式。将鲜鸭蛋用凉开水洗净、晾干,在白酒里浸一下,裹上盐,放入罐子中或塑料袋里密封一段时间,便可食用。虽然这种方法制作的咸鸭蛋也别有一番风味,但在我心中,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或许是少了些仪式感,或许是少了母亲制作时的那份专注与用心,少了等待过程中的那份期待与憧憬,少了童年记忆中那份独特的味道。

  如今,我远离家乡,在大城市里生活。每到端午,超市里摆满了各种各样包装精美的咸鸭蛋,但我却很少购买。因为在我心中,那些包装精美的咸鸭蛋,远不及母亲亲手制作的美味地道。它们虽然外观漂亮,却缺少了那份来自家乡的温度,缺少了记忆中那熟悉的味道。

  偶尔,母亲会从老家寄来一些她亲手制作的咸鸭蛋。收到包裹的那一刻,我的心中满是感动。打开包裹,看着那一个个用纸包裹着的咸鸭蛋,仿佛看到了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轻轻剥开蛋壳,熟悉的味道瞬间弥漫开来,儿时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儿时的端午,回到了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家。

  端午咸蛋味悠长,母爱深藏岁月香。在端午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咸鸭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人们寄托情感、传承文化的载体。它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情感的纽带,将我们与过去、与家乡紧紧相连。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或许会因为生活的忙碌而忽略了一些传统习俗,但在我的心中,端午咸鸭蛋所承载的那份情感与记忆,却永远不会被岁月所磨灭,成为我心中最珍贵的宝藏。

  作者简介:兰荣辉,笔名云晖,重庆市作协会员。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第03版:文明新风满巴渝
   第04版:副刊
端午时光里的醇香记忆
橘颂·端午
洗“端午澡”
摄影
端午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