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3日 星期三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乘势而上 服务发展大局展现新姿态

  位于渝中区化龙桥的重庆陆海国际中心。记者 王 欢 摄

  今年的渝中两会,区政协“一号提案”聚焦“西部算电协同创新中心”,“主角”便是新疆哈密市和重庆渝中区。项目启动以来,经过两地持续“双向互奔”,已取得阶段性成果:100G超大带宽算力传输通道的打通,为重庆算力枢纽建设奠定了基础。

  “西部算电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是渝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西部大开发“六个坚持”新指示新要求的政治自觉,是紧抓国家“东数西算”和数字重庆建设战略机遇的生动实践,也是全力服务融入国家重大战略的现实缩影。

  渝中坚持把承接落地国家重大战略作为渝中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机遇——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到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再到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渝中努力形成了一批变革性实践、标志性成果,展现了以渝中一域更好服务发展大局的新姿态。

  以一域谋全局 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全国经济地图中的热门区域。它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会处,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

  作为重庆“母城”,渝中在这盘大棋局中既是参与者,更是受益者。那么,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当有何作为?渝中一直在思考、持续在实践。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全市“一号工程”,坚持“一盘棋”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对标对表全市总体部署安排,并结合渝中实际,是渝中唱好“双城记”的不二法宝。

  为此,渝中印发了《渝中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架构图》,并制定出台《渝中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十项行动”指标体系(2024年版)》,实现了“十项行动”指标体系的动态更新、优化完善。

  “十项行动”内容多、任务多,渝中将“十项行动”各项指标、目标细化到具体任务、落实到年度,梳理形成2024年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四张清单”具体目标任务215项,一项一项“打表”推进。

  2024年2月,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4年重大项目清单》,共列项目300个、总投资约3.6万亿元。位于渝中的重庆陆海国际中心、解放碑世界知名商圈2个项目,成功纳入2024年市级成渝重大项目清单。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渝中始终聚焦国家部委及川渝两省市共同编制的规划方案,积极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1+N”规划政策体系。经过不懈努力,大量项目被列入各类清单:“渝中区和成都市锦江区、金牛区深化商圈交流合作”纳入双核联建2023—2024合作项目清单,“渝中区和金牛区轨道交通产业协同发展”等2个项目成功纳入双核联建2024—2025合作项目事项清单,渝中区化龙桥商务集聚区等2个牵头项目纳入共建成渝2025重大项目清单……

  此外,渝中还分类承接、协同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行动方案等政策措施,推动4批362项川渝通办事项、2批43项便捷生活行动事项全面落实。

  “好办事”“办好事”

  探索成渝两地合作新亮点

  “我愿意!”2024年10月20日,重庆人民广场幸福爆棚、甜蜜爆表——100对来自四川、重庆两地的新人在亲朋好友和市民、游客的见证下,参与首届川渝集体婚礼,共筑“双城浪漫”。近年来,这样的“两地携手”案例比比皆是。

  渝中是重庆中心城区,锦江、青羊、金牛等区同样是成都市中心城区。近几年,渝中同上述几区签订各领域合作协议11份、累计达106份,共同举办招商推介会、首届川渝集团婚礼、成渝金融人才峰会等活动10余场,纳入全市双城经济圈工作动态月报8条,发出了更多的“渝中声音”。

  在渝中好办的事,在锦江同样好办!“宜商锦渝”,是渝中区同锦江区共同打造的营商环境品牌。2024年7月,双方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探索在政务服务、开放平台等方面建立合作清单,推动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共同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目前,两地已实现电子证照、税务等140个事项“跨省通办”,311个事项“川渝通办”,两地“跨省通办、川渝通办”综窗办理案件近2.9万件,发展改革、公安、人力社保、交通、自然资源等近50个部门的300余类数据实现了资源共享。

  “宜商锦渝”的合作不只是让群众“好办事”,更在于为群众“办好事”。

  合作开启以来,两地以酒类、火锅底料、优质地理标志产品等知名品牌为重点,开展成渝地区联合执法行动3次,共同发布典型案例10个,有效维护了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此外,双方还协调化解跨区域纠纷,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与做法,维护和建设了具有川渝特色的统一大市场。

  目前,两地相互委托和协助执行案件300件,在春熙路、解放碑等“百亿商圈”共建“诉源治理工作站”,为两地市场主体提供多元解纷服务56件。“锦之渝·渝之锦”《双城法官说》栏目共同发布的3个案例,入选司法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典型案例。

  “走出去”“引进来”

  加速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

  在2024年5月举行的第六届西洽会上,渝中签约合同金额112亿元,“揽金”量位居全市前列。同月举行的央渝同行(渝中)发展对接活动中,渝中签约项目20个、签约金额470亿元。

  重庆深处中国西南腹地,如何跨越山海连通全球?渝中的答案是“借东风”——积极融入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泰国馆的乳胶系列、马来西亚馆的鲜炖燕窝、俄罗斯的伏特加……2024年5月10日,首届“自贸领航 陆海通达”陆海精品展洽会在解放碑步行街举办,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一站直购全球进口好物的国际消费体验,也为企业提供交流合作、“走出去”的平台,促进西部陆海新通道贸易发展。

  除了“带货”,在展洽会启动仪式上,渝中发布了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四重清单”,推出陆海新通道国际消费中心、东盟跨境电商产业园等一批示范性、引领性强的重大项目,并签约了陆海新通道法律识别及研究中心、陆海新通道跨境征信服务中心、大龙网数字贸易平台、佰斯吉市场采购拓展试点、陆海优品与国展全球市集合作项目5个重点项目。活动还吸引了新加坡、泰国、越南、柬埔寨等16个国家馆和陆海优品、美达钟表等13个品牌馆在渝中设立展台,展示展销进口商品,带动通道贸易。

  渝中是全市专业服务业高地,律师事务所数量多、水平高,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提供法律服务和保障。

  2024年7月,西部陆海新通道法律识别及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在上海中联(重庆)律师事务所举行。该中心针对沿线国家多、法律政策复杂的情况,出版相关投资法律建议报告,便于政府和企业层面掌握法律风险和提前应对风险。

  同时,考虑到很多沿线国家法律政策不便于查询的情况,该中心还利用中联老挝办公室、中联缅甸办公室以及中联全球合作伙伴霍金路伟国际律师事务所的优势,建立沿线国别法律识别中心,收集整理沿线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案例,便于查询研判。

  立足渝中,放眼全球。2024年,渝中落户了陆海新通道国际工商会联盟秘书处项目办公室,设立了陆海新通道法律识别及研究中心和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渝中研究院,在全市率先启动国际货代集聚区核心区建设,举办了陆海新通道国际工商会“重庆行”系列活动,邀请马来西亚、印尼等18家外国工商会参与渝中山城文旅考察、投资考察……

  2024年以来,渝中新增5A级物流企业1家、4A级物流企业2家,新升规纳统物流企业2家,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量455标箱,同比增长11%,与东盟贸易额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5%。一项项落在实处的举措,一组组让人欣喜的数据,让渝中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步伐更加蹄疾步稳。

  记者 廖 松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封面
   第02版:这一年看渝中
   第03版:这一年看渝中
   第04版:这一年看渝中
   第05版:这一年看渝中
   第06版:这一年看渝中
   第07版:这一年看渝中
   第08版:这一年看渝中
   第09版:这一年看渝中
   第10版:这一年看渝中
   第11版:这一年看渝中
乘势而上 服务发展大局展现新姿态
数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