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重庆如何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呢?
培育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离不开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近年来,渝中区瞄准“同样条件成本低、同样成本服务好、同样服务机会多”目标,有力激发市场活力,经济密度、投资强度、消费热度居西部地区前列,2023年新增市场经营主体20119户,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5.51%。2024年1-5月,新增市场经营主体8167户,每千人拥有市场经营主体数量全市第一。
黄茂军介绍,渝中区将进一步强化“企业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服务意识、“说到就要做到,做了就要做好”的诚信意识,“懂市场、懂产业、懂企业、懂企业家”的专业意识,“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规矩意识,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提优、法治环境提能、市场活力提升、创新赋能提质、要素保障提效、信用建设示范”6大工程,加快打造“八大环境”,全面营造尊商、亲商、重商、扶商、安商的浓厚氛围,让企业发展“入渝得水”。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