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
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
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
3月5日,“志愿新征程 建功新重庆”重庆市“3·5”学雷锋日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启动,重庆市人民广场上随处可见的“志愿红”,用自己的身体力行,用自己的温暖故事,弘扬奉献精神,传递出社会正能量。
21个项目亮相“志愿集市”
掀起志愿服务热潮
“你好,这是藏书票,也是微型版画,它的尺寸有10厘米左右,版画的图案都是我们社团的小伙伴以刀代笔篆刻的,可以体验一下呢……”
东水门小学四年级学生谭可雯就是其中一名小小“志愿红”,也是“点亮母城之光”文明实践公益扶助项目的小小“宣传员”,用稚嫩的声音邀请往来市民体验版画艺术,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同时也向大家展示宣传“点亮母城之光”文明实践公益扶助项目的意义和成果。
“点亮母城之光”文明实践公益扶助项目是由区文明办、区民政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等部门、单位共同建立的,通过发动爱心企业、中小学校、街道社区和社会组织等力量,开展各类帮扶活动,也创新推出了“能量棒蓄力主动成长”理念,通过“专项扶持资金+公益活动”的工作机制,让市民真切感受到公益扶助带来的“温暖改变”。
“点亮母城之光”文明实践公益扶助项目负责人、东水门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曾令洁介绍,孩子们可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获得“能量棒”,用“能量棒”换取社会资助的学习用品、午餐减免券、研学减免券、延时服务减免券等“梦想礼物”,用“付出会有收获”的真切感受助力成长路。
该项目的“邻居”——“一角咖啡”助残志愿服务项目,在“志愿集市”中也拥有着同样的超高“人气”。市民有序排队,免费领取现磨咖啡一杯。现场制作咖啡的3名咖啡师均为听障人士,而他们也正是该项目的帮助对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该项目负责人朱佳云说,“一角”包含着美好心愿,愿残障人士不会成为这世界残缺的“一角”。项目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提供帮助,引导残疾人通过技能实现自我价值,同时达到公益项目的“自我造血”功能。项目自2022年启动以来,已先后培训30名残疾人学习咖啡职业技能,其中10人考取咖啡师职业技能证书,9名听障咖啡师实现稳定就业。
广场上,“志愿集市”如火如荼。“文创·华福”—巷子里的创“益”园志愿服务项目、“无废城市”志愿服务项目、“巴山渝水”非遗保护志愿服务项目等21个志愿服务项目“集结”亮相,涵盖医疗健康、生态环保、文化文艺、文明风尚、应急救助、科普宣传、便民服务等各方面。志愿者通过现场互动体验,向市民宣传普及非遗文化、垃圾分类、应急安全等知识,免费提供身体健康检测、盲人按摩、版画互动等服务,释放志愿热情,掀起志愿服务热潮。
身边榜样分享暖心故事
传递志愿服务温情
“我是一名重庆‘的哥’,更是一名‘雷锋的士’志愿者,工作生活中始终把雷锋精神作为人生信条,在城市穿梭间履行志愿的承诺。每当乘客下车时,向我竖起大拇指,都让我快乐和感动……”
活动现场,重庆市五星级志愿者、渝中区至善行志愿服务中心志愿者刘远达分享了自己的志愿服务故事。
刘远达从事出租车驾驶二十余年,最初做志愿者时,他只想力所能及帮助有需要的人。于是,他参加运力保障、关爱留守儿童、陪伴孤寡老人、常年爱心送考、二十多年坚持义务献血……“我相信,每一次志愿服务都是双向奔赴,每一个善意举动都是希望与幸福的传递。”刘远达说,他会在志愿服务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让平凡善举的微光汇聚文明城市的温情。一字一句,满怀真情。
记者 李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