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27日 星期三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八梯·山城巷”传统风貌区、龙湖重庆时代天街获评第二批市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灯火通明的十八梯如梦如幻。 本报资料图片
扫码关注重庆渝中 APP图文报道

  本报讯 (记者 黄清娴)日前,重庆市第二批市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通过公示,我区“十八梯·山城巷”传统风貌区、龙湖重庆时代天街两地榜上有名。

  据了解,第二批市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申报工作自今年2月份启动,得到了各区县的积极响应。经过申报、现场核查、专家评审等程序,最终评定出第二批市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0处。这些地方均是各区县夜间消费较为活跃、具有一定夜间文旅消费业态集聚规模的“城市地标”。其中,我区获评两处,分别是区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管委会申报的“十八梯·山城巷”传统风貌区和时代天街商圈管委会申报的龙湖重庆时代天街。

  近年来,我区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始终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配置双轮驱动,从供需两端双向发力,坚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塑造品牌、错位发展,融合夜游、夜景、夜秀、夜读、夜市、夜娱、夜养等不同“夜”态,夜经济规模日益壮大。每当夜幕降临,高低错落的灯光被点亮,流光溢彩,摇曳生姿,一步一景,美得动人心魄,吸引众多游客不远千里来打卡、消费。

  (下转4版)  (上接1版)

  其中,“十八梯·山城巷”传统风貌区位于渝中下半城,北至和平路—新华路,西至领事巷—金汤街,南至南区路—解放西路,东至凯旋路。“十八梯·山城巷”传统风貌区秉承着“匠心传承重庆母城记忆,创新守护老街烟火”理念,以“老重庆”文化为脉络和基础,还原老重庆生活方式,创新发展“老重庆+真山城+新体验”,形成以“老重庆”文化为脉络,以“真山城”建筑为基础,以“新体验”业态为引擎的夜间文旅消费风貌区,现有各类市场主体359家,其中夜间营业商户322家,已形成涵盖演艺、文创产品展销、休闲娱乐、特色住宿、非遗美食等业态多元、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夜间经济发展格局,自2021年国庆节全面建成开放以来,一跃成为了重庆都市游热门打卡地。

  龙湖重庆时代天街地处重庆主城核心区几何中心,东至长江二路,南至医学院支路,西至医学院路,北至大坪正街,共有A、B、C、D四馆,分别定位为国际时尚消费中心、文化生活成长空间、家庭儿童体验中心、潮流文化消费中心。近年来,该街区紧跟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浪潮,围绕特色消费业态,入驻夜间经营商户1333家,其中夜间文化类商户555个。2021年,时代天街客流量达8986万人次,其中夜间人流量达5931万人次,夜间消费人群占区域消费人群的66%,位列重庆夜经济热门商圈TOP1,是市民和游客夜间娱乐休闲的首选地之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论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陈敏尔在调研基层治理工作时强调~~~胡衡华出席座谈会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举行专题学习会~~~赵世庆主持并讲话 黄茂军何积光出席
~~~
~~~
~~~
~~~
《建设“四化”现代都市 打造“四区”首善之地 怎么看 怎么干》全媒体系列访谈~~~——专访区商务委党委书记、主任江南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综合
落实全球安全倡议,促进世界安危与共
加强社会治理 提升社区服务 更好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全面推进国家安全工作落地落实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渝中
区人大常委会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情况调研及执法检查
区政协召开第十五届三次主席会
“十八梯·山城巷”传统风貌区、龙湖重庆时代天街获评第二批市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强保障促服务抓民生 推动我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当好经济发展“主力军” 对外开放“排头兵”
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