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9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八方英才 兴渝中之业

二○二一重庆·渝中人力资源峰会现场。

  滚滚两江水,巍巍山中城。这里,是成才的沃土;这里,是圆梦的舞台;这里,是重庆人才高地——渝中。

  近年来,从引进、培育到使用,我区正探索搭建一个完整的人才链条,以高层次的平台聚才,以灵活的体制机制用才,以优质的服务环境留才,打造聚才“洼地”和用才“高地”。

  专家主题演讲、招聘海归人才、开展“优秀引才企业”评选……10月27日,2021重庆·渝中人力资源峰会在我区召开。

  峰会聚焦“人才引领未来·汇智赋能发展”,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等汇聚一堂,为全区产业提质增效、赋能人才发展建言献策。

  推介

  渝中人才资源总量达23万

  10月27日,在2021重庆·渝中人力资源峰会上,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章琳向嘉宾推介渝中人才环境。

  章琳说,渝中历来爱才如宝、求才若渴。近年来,渝中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区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抓住时代变量、扩大人才总量、发挥人才能量,为推动渝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渝中产业发展基础稳固、对外开放优势突出。目前,集聚了14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12家驻渝领事机构;荟萃国际国内知名品牌300余个,中银金租、德勤、中德智造等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先后落户;拥有陆海国际中心、自贸试验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等重大战略平台20余个,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区块链产业创新联盟,获批西部首个国家信创产业基地;具有超声医学工程等24个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冶炼装备技术研究中心等14个市级及以上研究中心,21个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市级重点中小学9所、示范幼儿园6所,三级医院10家,是基础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富集地”。

  在引育人才方面,渝中每年设立2000万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优化升级“渝中英才”“名师、名医”“母城匠心”等各类人才计划,打造“引育用留”人才新高地。人才落地后最高可获100万元的创新创业支持,500万元运行补贴,2000万元金融支持。通过实施人才安居保障工程,分层分类筹建近500套“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搭建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人才提供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服务、金融支持、文化旅游等20余项服务。

  当前,全区人才资源已达23万人。其中,汇聚“两院”院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高等人才80余人。

  颁奖

  15家企业获评“优秀引才企业”

  在2021重庆·渝中人力资源峰会上,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外企德科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智服人力资源服务(重庆)有限公司等15家渝中企业荣获2021年“优秀引才企业”称号,这些企业在引才数量、人才层次、引才成效等方面表现优异。

  “渝中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沃土,渝中区对人才的需求,给人力资源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重庆外企德科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贺李强说,未来,将抓住机遇,立足企业发展,为渝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智服人力资源服务(重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当初成功落户重庆,得益于渝中区人力社保局、解放碑CBD管委会的支持。在这几年的发展中,服务了华西牙科、联合电子汽车等重要客户,解决许多企业招人难、留人难和降本增效的问题。接下来,将继续为重庆、渝中重点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招商

  6个项目与我区集中签约

  在2021重庆·渝中人力资源峰会上,中宸应用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重庆金菲企业服务有限公司、重庆水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重庆尺寸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中智重庆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等6个招商引才项目与我区相关部门现场集中签约。

  据了解,此前,区人力社保局、区招商局等部门先后赴四川成都、江苏苏州等地开展4场专项招商引资推介洽谈活动,宣传渝中良好的投资环境、营商环境、人才发展环境,大力挖掘市外优质企业、人才团队,本次6个项目的集中签约将更加有力地支撑我区六大重点产业发展。

  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持续跟进重点招商目标企业,主动靠前服务,强化政策支持,让签约项目早落地、早见效。

  授牌

  市中医骨科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立

  2021重庆·渝中人力资源峰会还对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了授牌。

  据悉,市中医骨科医院建立于1958年,是全国中医骨伤重点建设单位。

  10月8日,经市博士后管理办公室核准,市中医骨科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获批,这也是我区首个区属医疗卫生机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未来,工作站将围绕育才引才、科学研究等方面扎实开展工作。

  引才

  2021重庆(渝中)海归人才招聘会启动

  在2021重庆·渝中人力资源峰会上,2021重庆(渝中)海归人才招聘会正式启动,招聘会旨在为留学归国人才搭建求职平台、提供就业机会,为全区重点产业发展提供国际化人才智力支撑。

  招聘会由区委组织部、区委统战部、区人力社保局、团区委、区侨联和解放碑CBD管委会联合举办,分为线上线下两部分进行。其中,线上部分于10月20日至11月12日在前程无忧网站开展,线下部分将于11月12日在解放碑威斯汀酒店举办。

  本次招聘会为公益性质,对参展企业和应聘人员均提供免费服务。目前报名的区内及市内知名企业、高校等有40余家,包括中煤科工集团、智飞生物、小康工业集团、德勤、招商证券、长安民生物流、移通学院等。本次招聘会将提供律师、信息技术岗、算法工程师、C++开发工程师、Web开发、BSP驱动、人力资源岗、商务经理、行政专员等200多个职位。其中,中高端类职位年薪范围在30万元-80万元之间,应届毕业生类职位年薪范围在8万元-40万元之间。

  招聘会期间,将同步举办“重庆海归人才职业发展论坛”,旨在为海归求职者提供完善的求职指导,促进海归人才与企业交流互动。

  主题演讲

  杨志明

  中国劳动学会会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主题

  加快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跃升

  杨志明认为,人力资源领域已出现劳动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劳动供给由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转变、劳动就业中一大批新生代投身新业态等三个趋势性变化。

  “如今,数字经济及其衍生的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乘势崛起,每个企业或多或少都存有数字化、智能化身影。”杨志明认为,应加快推进激发人力资源活力的机制创新,推动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能密集型企业发展,推动人口红利向技能红利转变、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具体来看,包括加快推进人力资源服务数字赋能的技术创新,加快人力资源服务线上线下融合的营销创新,加快开发新职业、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的技术技能人才创新,加快推进人力资源产业化(要素集成)的环境创新等四个方面。

  杨志明建议,重庆是重要的中心城市,渝中作为重庆“母城”,高层次人才集中,要积极建设各类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跃升。

  聂有诚

  亚太人才服务研究院执行院长、深圳市人才交流服务协会副会长

  主题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建议

  聂有诚讲解了国外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特征和趋势、国内人力资源服务演变、国内人力资源服务发展趋势。

  聂有诚认为,面对劳动法律政策完善、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专业分工的趋势,劳动用工和经营方式将加速调整和变革,多种用工方式成为企业劳动用工的必然选择。同时,固化的工作被分解、传统长期雇佣在下降,弹性用工和灵活就业大潮已起,数字化与智能化成为了新一轮世界产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

  针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发展趋势,聂有诚建议,要规划和实施好“十四五”人力资源服务业蓝图;狠抓引育工程、绩效奖补、产品创新、人才引进、合作交流、园区建设等扶持政策落地;通过建立人才胜任标准、搭建人才培训体系、促进行业相互交流等方式,加大行业人才培训;丰富人力资源服务产品,建好服务产品大厦;培植当地知名品牌,努力开展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建设。

  吴庆跃

  重庆银行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主题

  集聚金融研究人才 助力渝中特色金融

  吴庆跃认为,根据金融价值创造公式(货币资本+人力资本=价值创造),如果说人力资本是研究的载体,那么货币资本就是研究的战场,而银行是研究价值释放的最佳战场。

  2018年,经国家人社部批准,重庆银行设立了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吸引了许多优秀金融人才,与多个高校、企业开展合作,承担了许多项目课题。目前,已有3个项目入选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9批面上资助,居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

  结合自身研究所得和渝中实际,吴庆跃建议,要深入挖掘研究需求,开展绿色产业项目咨询服务、碳排放核查相关服务,做细绿色金融研究服务;要加强金融产品输出,围绕中长期绿色低碳发展规划和项目库、绿色金融客户评价体系等,做实绿色金融研究成效;要加强绿色金融数据治理,打好绿色金融研究基础;要通过建立人才信息库、完善绿色金融研究人才引进体系,拓宽渠道吸引绿色金融研究人才,做强人力资本。

  文/记者 姚延洋 图/记者 何 超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03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第04版:副刊
聚八方英才 兴渝中之业
实施人才强区战略 厚植人才发展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