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首席记者 李一)6月11日,“童年・记忆”渝中区儿童专题档案展在大坪小学校开展,以档案呈现渝中儿童事业发展的生动历程,推动形成关爱儿童成长和重视档案工作的社会氛围。市委副秘书长梁栋,市档案馆馆长李小平,团市委副书记黄宗华,区委副书记邹晓宇,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艾正兵,副区长薛俨出席开展仪式并观看展览。
“童年・记忆”渝中区儿童专题档案展分为童行、童趣、童韵、童真四个单元,通过泛黄的档案和老照片、充满年代感的老物件,映照时代变迁中的童真童趣,勾勒出渝中儿童事业的发展脉络。其中,“童行”单元展示了中国第一批少年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座甲级体育场、(下转2版)(上接1版)重庆第一个中国少年儿童队、重庆第一所公办幼儿园、重庆第一所三甲儿童医院等渝中在儿童领域的诸多“第一”,展现渝中儿童事业始终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历史见证;“童趣”单元用系列档案展示不同时期的儿童娱乐活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通过记录与对比,展现跨越时空的童年图景;“童韵”单元通过儿童创作的儿童画、书法、手工、科技作品等,体现儿童天马行空的创造力与对生活的热爱;“童真”单元则展示了古代典籍中的儿童传统美德故事、少年英雄故事、新时代儿童榜样故事,引领少年在强国复兴的征程中以创新为笔、以奋斗为墨,续写属于中国少年儿童的崭新华章。
展览现场还设置了有趣的互动元素。既可将写给童年自己和未来自己的信投入时空信箱,收录进区档案馆馆藏,也可在重庆方言童谣互动中聆听来自童年的声音……
档案不仅是历史的凭证,更能承载珍贵记忆。每一份档案都是成长的见证,每一个故事也都是城市的记忆。展览开展仪式上,大坪小学师生带来了“请听档案说”故事讲演《星火 薪火》,以红色档案故事跨越时空对话,展现档案活化利用的意义所在。随后,学生代表走上舞台,分享自己在区档案馆档案体验活动中制作的“成长记忆”档案,并将这些珍贵的成长记录放入档案箱中,入藏区档案馆。区档案馆将认真履行存史、资政、育人职能,保管好、利用好档案资源,充分发挥好它们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