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2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送菜到家暖人心 微小实事见初心

  志愿者上门为社区老人送食材。

  本组图片由记者 李传芳 摄

  ▲志愿者帮助社区老人购买猪肉。

  本组图片由记者 李传芳 摄

  本报讯 (记者 李传芳)“李婆婆,今天买的鸡蛋和猪肉很新鲜,巴适得很!”日前,几位“红马甲”熟练地敲开李素珍老人的家门,送上老人“点单”的猪肉、鸡蛋和蔬菜。

  今年95岁的李素珍老人居住在上清寺街道学田湾社区人民路211号6楼,由于平时独居,加上所居住的老旧楼宇没有电梯,下楼买菜成为老人生活中的一大难题。“慢慢磨下楼要几分钟,买完东西上楼就更费劲了,还怕摔跤。”老人叹口气说,“我女儿住在江北,要不是小邹她们经常来给我送菜,真的没办法。”

  李素珍老人口中的“小邹”,就是“红马甲”之一——重庆市畜牧科学院草业研究所党支部书记邹力。2017年8月,学田湾社区党委正式启动“我为老人配送菜”项目,与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等辖区单位签署“我为老人配送菜协议书”。自此,来自重庆市畜牧科学院草业研究所党支部的党员们主动领取项目结对服务卡,为包括李素珍在内的27位老人上门服务,不定期为老人提供蔬菜、粮油、鲜肉等生活用品配送服务,并开展节日走访、慰问等志愿服务,不仅稳稳托起了老人的“菜篮子”,更成为了老人和外界联系的“红色纽带”。

  学田湾社区老龄人口占比较高,空巢、独居老人不在少数。为了更好服务空巢、独居老人,学田湾社区党委整合辖区党建成员单位资源,持续深化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开展民生“微实事”项目,“我为老人配送菜”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该项目正式启动后,社区党委联合市政府离退休人员工作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等9家党建联席会单位,分别与辖区离退休老干部、空巢老人、困难老人等27人结对开展一对一帮扶,并与各单位签定了“在职党员进社区共驻共建协议书”,制作了项目结对认领服务卡,“量化”要求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帮扶活动,单位在职党员每开展一次服务,都须在服务卡上记录下服务内容,确保项目常态、服务长效。

  “上门送菜、做清洁,这些事情虽然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对于很多老人来说,却是有些为难的大事。我们只有整合好辖区的力量,才能精准服务好有需要的居民。”学田湾社区党委书记徐红利介绍,共建协议不能一签了之,志愿服务也不能一次了之。社区党委将常态用好共建机制,进一步拓展志愿服务平台,丰富志愿服务内容,让这些“微实事”真正落实落地、落到居民心坎上。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我区长护护理机构为首批中度失能人员提供上门护理服务
~~~
~~~
~~~我区2个单位2条市政道路分别被命名为“重庆市园林式居住区(单位)”“重庆市园林式市街”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全面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重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副刊
“法”在你身边 安全伴“童”行
做优长护服务 破解失能人员照护难题
送菜到家暖人心 微小实事见初心
普及健康知识 共享健康生活
推进美丽重庆建设 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
好好吃饭真能延缓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