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0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严把普查质量关 确保数据全面准确真实可靠

我区全力推进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扫码看《渝中新闻》视频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记者从区统计局获悉,当前,我区正持续开展单位清查审核纠错工作,确保不重不漏、找全划准,握紧数据质量生命线。

  清查数据质量持续进行

  “骑手送餐怎么赋码?”“奶茶店属于哪个行业?”11月3日,区经普办,关于赋码的讨论声此起彼伏。

  单位清查是开展普查登记前必要且重要的环节。全区采取集中办公形式,优选20多名管委会、街道业务骨干,抓实单位清查审核纠错工作。“对于一些‘疑难杂症’,大家集体讨论、统一标准、迅速解决,从而切实保障清查数据质量。”区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一台电脑、一部手机,是普查指导员的基本“作战”工具,日常工作内容是对前一阶段入户清查的数据、信息进行复查审核,摸清楚全区普查对象有哪些、在哪里、从事哪些活动,特别是对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一户多照、异地经营等现象进行摸排,最终形成一个包含全部普查对象的底册,为明年正式普查登记打好基础。

  文闻来自七星岗街道抗建堂社区,这是她第二次参加经普工作。审核纠错讲究的是眼明心亮,还要十分熟悉辖区情况,对于文闻这样长期扎根基层的“老法师”来说,具备天然的优势。

  “您好,我是渝中区‘五经普’工作人员,请问贵公司的注册资金主要来自国有资产、私人投资还是外商投资?是否还持有其他公司或分公司营业执照?请介绍一下分公司的具体情况……”发现疑点、电话沟通、核实修改,一连串动作干脆利落。“这家企业的法产关系认定有误,另外,从业人员数量可能存在瞒报,还需实地走访。”一边说着,文闻一边在报表上进行备注。丰富经验+专业素养让经普工作人员心中有数,面对纷繁的数据信息,不露山不露水,迅速完成。

  单位清查数据来源于广大市场主体,同时,普查结果也有助于企业更加准确地了解经济走势和行业特点。可以说,清查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关系着整个普查工作的质量和成效。全区将数据质量控制贯穿单位清查始终,成立了12个行业专项工作组和6个片区专项工作组,完善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的选聘及管理工作细则,选聘847人组建高素质“两员”队伍,做实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普查业务培训,建立“日统计、周通报”督查制度和数据质量控制制度,构建起全区普查“一盘棋”格局。

  从9月20日至今,全区各管委会和街道开展了清查编码、查遗补漏和重复信息复核更正等工作,顺利通过了全市数据质量抽查验收。

  信息化手段应用有新突破

  与前几次经济普查不同的是,大数据手段的广泛应用,为此次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披上了一层科技面纱,也被称为迄今为止数字化程度最高的一次普查。

  在清查底册编制过程中,区经普办会同民政、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获取经营主体基本信息,结合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网、“天眼查”网站等多种渠道获得的信息,应用相关数据库技术,进行数据的整理、排重、筛选和补充,开展清查数据比对分析、质量评估,让底册编制更加扎实、准确。

  手机采集、电子证照扫描、自主填报、行业智能编码等新技术的应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工作量。“比如普查过程中,以前我们需要下载登录数据采集APP,这次只需要一个移动小程序。企业的营业执照信息通过手机扫描就能识别,无需手动录入,既减少了差错率又节省了时间。”对于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变化,文闻深有体会。

  据区经普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普查在新技术应用方面主要有四个明显变化:一是新增了自主填报功能,存在代账会计的中小企业单位,在正式普查登记阶段可使用电脑、手机在线自主填报普查表,无需普查员再次上门。二是首次采用移动小程序采集数据。三是优化了行业智能赋码功能,完善了主要业务活动词库,行业编码的准确性和效率进一步提高。四是应用了电子营业执照和OCR识别技术。

  通过数字技术的充分应用,“两员”与普查对象之间的信息传递效率和准确性进一步提高,以往的“点对点、一对一”模式转变为“点对线、点对面”模式。同时,我区按照不重不漏的原则,建立完善的质控体系、科学的抽样体系,扎实做好清查和登记记录,在保证工作进度的同时也确保了单位清查数据的全面准确。

  经济发展呈现更多新特征

  每5年一次的全国经济普查被称为给经济做“体检”。与2018年开展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相比,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对于准确把握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特征,改进和完善经济政策,持续服务和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在内容上最大的变化是首次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投入是成本,产出是成果。投入产出效果怎么样,体现资金使用是不是‘好钢用在刀刃上’。”区经普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投入产出是经济学上关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概念,这项调查对于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此次普查工作中,我区落实了175家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单位作为投入产出调查样本,建立区统计局、产业部门、企业三方联动机制,采取“点对点联系”和“一对一上门服务”方式,做实督促检查工作,为摸清渝中行业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提供坚实核算基础。此外,结合全市非联网直报调查对象典型监测,开展个体户调研,监测63家个体户营业收入、房屋租金、营业利润、客流量等指标,通过普查基本摸清住宿业、零售业、居民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变化,深入了解个体户全年经营预期,为个体户清查筑牢基础。

  过去几年,一些新兴行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特别是数字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比重越来越高。此次普查在内容上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首次开展数字经济全产业调查。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区登记在册的经营性企业已超4.3万家,与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同期相比,总量增幅超50%;个体经营户上报超8.2万家、与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相比大幅增长110.8%。数字经济核心行业企业超过11000家,发展势头迅猛,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区经普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渝中作为全市经济大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继续以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普查任务总目标,以夯实统计数据质量为根本,真正体现渝中的发展成就和精神风貌,更好地为形势判断、科学决策和规划制定提供客观、真实、全面的数据依据。

  记者 袁侨偲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全面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重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副刊
规范金银首饰商品市场经营秩序 有力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严把普查质量关 确保数据全面准确真实可靠
家政培训到身边 便民服务暖人心
我区多形式开展消防宣传活动 让安全意识走进千家万户
北斗系统竟可用于电力输送
渝中首届教职工五人制足球赛火热开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