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村,是红岩精神的重要发源地,也是闻名遐迩的红色之地。新时代传承好红岩精神,是社区面对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化龙桥街道红岩村社区党委以“弘扬红岩精神传承清廉基因”为主线,将红岩廉洁元素贯穿清廉社区建设始终,不断打造班子清廉、干部清正、居务清爽、民风清朗、干群清亲的“五清社区”。
红岩精神领航
公开透明服务群众
1943年3月18日,周恩来在位于红岩村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办公室,写下了《我的修养要则》,以明心志。如今,《我的修养要则》已成为红岩村社区全体人员的行为准则。
每周两次,红岩村社区党委都会开展“红岩凝心”讲堂的学习,从“政治三力”、红岩精神,再到党规党纪、警示教育,大家始终把“清廉”二字牢记于心。
社区工作好不好,群众说了算。红岩村社区创新建立了“赛马比拼”机制,每季度对社区工作进行晾晒、接受群众点评,推动社区干部从“坐班”办事到主动上门服务的转变。
用社区干部的话来说就是:勤“上门”做到情况清楚,多“上路”做到环境清爽,更“上心”做到干群亲清。机制建立以来,社区干部走街串巷、进楼入户时间从30%提升到70%,群众满意度也不断提升。
针对群众反映频次高、涉及范围广、问题集中的事项,社区采取“红岩院坝会”“小区圆桌会”等方式,组织群众共商共议,有效推动问题在“阳光下”公开透明加以解决。
创建“清廉联盟”
共建“亲清”发展环境
红岩村社区地处化龙桥国际商务区,企事业单位较多。社区党委依托社区党建联席会平台,链接辖区红岩联线等20余家企事业单位,创建了“清廉联盟”,推进社区与企事业单位开展廉洁结对共建。
“我们通过实行组织联建、阵地联用、活动联办、党群联动、发展联促,常态化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座谈交流会、案例分享会,互学互鉴、互帮互助,实现社区党委引领、企事业参与的良好局面。”红岩村社区党委书记田倩雯说。
同时,社区还组织联盟成员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共走一条红色清廉线路、共育一支红色清廉宣讲队、共推一批红色清廉文创作品、共兴一轮红色清廉家风热潮、共撒一波红色清廉种子、共邀一个清廉剧目进社区、共听一场红岩清廉课等。今年以来,社区干部和企业职工200余人次接受了廉洁教育。
服务企业方面,联盟单位常态化组织企业职工开展“廉洁课堂”“法律讲座”“惠企课堂”,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米”,形成问题收集、意见办理、结果反馈等工作闭环,打造服务发展“直通车”,营造更优营商环境,助推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红岩文化润心
持续涵养清朗风尚
红岩的年代离我们久远,但红岩的精神就在身边。如何让现代人身临其境了解红岩精神和清廉文化?红岩村社区给出的答案是打造融入式清廉教育场景。
走进红岩村社区,这里的“声光电”设施让人眼前一亮,社区内打造了“红岩故事讲解区、红岩家风体验区、红岩家书展示区、红岩阵地研学区”“红岩家风家教研学社”的“4区1社”场景,实现了沉浸互动式体验,让红色教育、清廉教育更能入脑入心。
同时,社区还依托“重庆市家风家教创新实践基地”资源,将红岩村所辖成建制小区全覆盖纳入清廉建设的工作半径,增加清廉文化元素,打造廉政图书角,在小区内新建7处廉政文化景观小品、书画,通过“廉”文化、“廉”元素的微改造,进一步弘扬邻里团结、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倡导睦邻友好、向上向善的良好风气。
防止领导成员腐化、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严格进行整党整风……今年8月16日,红岩村社区把当年革命志士罗广斌等人用鲜血凝成的《狱中八条》,通过清廉剧目的方式搬上舞台,在党员群众中引起了较好反响。
清廉文化建设贵在久久为功,社区将“清廉思想、清廉规矩、清廉文化”纳入居民公约,开展“践行居民公约、共建清廉社区”等活动,进一步促进居民公约的遵守。
此外,社区还挖掘小区政治素养高、群众威望高、热心社区工作、清正廉洁的党员10名,培育了以陆睦为代表的一批廉洁先进典型,成立“红岩先锋 睦邻工作室”,常态化为小区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廉洁教育等志愿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传承红岩精神,强化党建统领,以品牌化、清单化、场景化、项目化为路径,探索清廉社区建设新举措,力争打造具有渝中辨识度的清廉社区。”田倩雯表示。
记者 廖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