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1日 星期三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市焕新 生活更美

整治后焕然一新的上大田湾60号-64号楼栋。 本组图片由记者 晏艳辉 摄
茶亭北路,讲述茶文化的铜板浮雕。

  上大田湾60号-64号老旧楼栋褪去了破旧的外衣,焕然一新;“藏”在石油路街道的茶亭北路,充分挖掘出历史文脉,成为集生活、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多元化街区……我区在推动城市焕新、传承城市文脉、提升居民幸福感方面再现新亮点。

  整治建筑外立面 提升城市颜值气质

  本报讯 (记者 晏艳辉)立面环境是城市的颜面,破损、脏污的建筑外立面不仅拉低城市“颜值”,还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10月8日,记者从渝中区第九建筑工程公司获悉,上大田湾60号-64号老旧楼栋外立面整治工程已全面竣工,老楼褪去了破旧的外衣,楼体、墙体焕然一新,让老旧楼栋焕发“新活力”,更提升了城市的颜值气质。

  上大田湾60号-64号老旧楼栋建成已有30余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外墙历经日晒雨淋变得破旧不堪。除此之外,脏污的楼道内墙、凌乱的空调外机、破损的消防网,也让居民糟心。

  记者在上大田湾60号看到,建筑外立面经过整治提升,变得干净美观,新增的防盗网、雨挡板与墙面形成红白相间的视觉效果,不仅简约、大气,还提高了居住的安全性。零散的空调外机利落地移到同一侧,楼道粉刷一新变得亮堂,杂乱的电线归置整齐,整幢楼显得十分靓丽,和改造前判若两样。

  “老房变新房,让我们眼前一亮,心情也随之变好了,这是实实在在能感受到的幸福啊!”居民朱大姐高兴地分享着自己的喜悦。

  据施工方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大田湾60号-64号老旧楼栋外立面整治面积有5000多平方米,整治内容涵盖外墙刷漆、楼道翻新、线路规整等,不仅提升了美观度还消除了安全隐患,让居民住得开心又放心。

  传承茶亭驿站历史文脉 打造多元化街区公共空间

  本报讯 (记者 晏艳辉)隐藏在繁华城市背后的小街巷,不仅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10月9日,记者从石油路街道获悉,历时半年的茶亭北路风貌整治提升项目已完成,项目改造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脉,还原了历史风貌、优化了公共空间、更新了城市“家具”,将原先老旧的街巷打造成为集生活、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多元化街区,让埋藏在社区里的巴渝文化绽放出新的光彩。

  驿道旁立茶亭,黄葛树边侃古今。据悉,茶亭位于今石油路地区,古时曾是一条成渝间的古驿道,有一好心员外修建凉亭为过往旅人煮茶、歇脚,久而久之,这里便称为茶亭北路。

  规整的道路、休闲的空间、述说文化的外墙……记者在整治后的茶亭北路看到,长约2公里的街面已实现“改头换面”,沿街商铺统一为巴渝民居式的屋檐店招,路旁新建的仿古茶亭在静静地重述着过往历史的同时,也供来往居民歇脚休憩,沿街彩绘的塑画反映出生动的市井生活,更有栩栩如生的铜板浮雕讲述着川渝地区茶文化的历史变迁,漫步街头,是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仿佛置身于一派热闹的古老驿道之中。

  “改造前的茶亭北路由于年代久远,存在外立面老化、管线杂乱、道路地面破损、车辆乱停放等问题,影响城市形象的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茶亭北路社区负责人介绍。

  为充分挖掘茶亭驿站的历史,满足居民对公共空间的需要,提升城市形象,石油路街道按照“消隐患、提环境、补功能、留记忆、强管理”的原则,对茶亭北路进行整治提升,让老旧、单一的茶亭北路重组功能、重构空间、重置色彩、重塑文化,变得整洁、平坦、美观,破旧的老街巷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新活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全面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重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第03版:全面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重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第04版:文明新风满巴渝
童年“足”够精彩
城市焕新 生活更美
促进心理健康 守护美好未来
聚焦身边人和事 60幅作品呈现社区和谐之美
青羊区:社区图书馆的“天花板” 美惨了
横穿马路很危险 安全出行很重要
巫溪县:城厢镇白泉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分红村民共享经济发展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