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传芳)“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儿童用品市场将迎来新的“热潮”。连日来,我区在常态检查的基础上“提前备战”,开展“守护儿童安全 远离产品伤害——儿童用品安全行”系列宣传活动及儿童用品专项整治行动,从多个维度织密筑牢儿童用品安全屏障。
多渠道精准宣传
筑牢思想“防线”
我区专题召开儿童用品安全法规宣传贯彻会,邀请相关市场主体和家长代表学习儿童用品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在为市场主体“敲警钟”的同时,提升家长等消费者的辨别能力和增强维权意识。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重点围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新出台的《工业产品生产单位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和《工业产品销售单位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为市场主体细致讲解产品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醒大家合法经营、诚信经营,切实担负起儿童用品安全主体责任。针对如何选购儿童用品、如何辨别儿童用品是否安全,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通过播放产品质量宣传视频、发放《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手册》,图文并茂指导家长和儿童了解儿童玩具、产品安全知识及缺陷召回相关知识,并有针对性地向公众介绍不安全产品信息报告、查询渠道,帮助提升儿童用品消费群体的辨识力和自我防护能力。
为提升宣传精准性,我区认真梳理了近两年查办的儿童用品质量相关案件,围绕使用频率高、投诉举报多的产品,选取针对性强、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走进校园,向家长和老师们讲解了儿童服装、文具、婴童纸尿裤等儿童用品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提醒大家要切实增强保护意识,预防不安全产品可能造成的意外伤害。针对“儿童防蓝光眼镜”“学生剪刀”“儿童厨房套装”等消费热点,区市场监管局还发布了儿童用品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正确选购儿童用品,认准“CCC”标志,避免购买存在安全隐患的玩具,不贪图便宜购买“三无”劣质产品,让孩子玩得高兴又安全,远离不合格产品的伤害。
重拳整治
拧紧安全“阀门”
在大力宣传的基础上,我区积极开展儿童用品专项整治行动,彻查市场上有安全隐患的儿童玩具和学生用品。此次整治行动将校园周边文具店、母婴店、大型商场、超市等区域作为重点,逐一查看经营者是否具备合法经营资质、是否向供货商索取进货凭据、是否主动履行进货检查验收责任;严厉打击经营无厂名厂址、无执行标准和警示标识、无“CCC”认证证书的儿童玩具,以及校园周边危害儿童健康的“电子鞭炮”“仿真虫”等整蛊类儿童玩具违法行为。整治检查过程中,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坚持“防患于未然”,积极向市场经营户宣传《产品质量法》《认证认可条例》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新出台的相关规定,引导商家开展标签标识自查,督促商家把好进货环节的产品质量关,杜绝销售假冒伪劣和不合格儿童玩具等违法行为,推动销售企业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为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据了解,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辖区校园周边文具店和商超72家、校园周边销售企业和经营者189家次,未发现销售“电子鞭炮”“仿真虫”等带有潜在危险的儿童玩具。对部分文具店、工艺品店存在因分包销售儿童玩具而缺少标识、厂名厂址和执行标准等问题的商家,执法人员当场责令其下架整改,现已整改完毕。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校园周边等重点区域强化整治措施,进一步落实儿童玩具、学生用品、母婴店等经营者主体责任,坚决查处各类违法经营行为,消除儿童用品质量安全隐患,守住产品质量安全底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