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28日 星期三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稳中求进再发力
持续书写新答卷

——我区上半年经济发展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提质提速
生机勃发的渝中半岛。
重庆绿色金融大道。
金融机构云集的重庆金融街。
企鹅杏仁综合医疗中心。
我区在区块链、工业软件等领域创新发展走在全市前列。
扫码看《渝中新闻》视频

  千帆竞,满目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疫后重振大发展之年。“新”字当头,迈好开局第一步至关重要。

  回望刚刚过去的半年,渝中经济发展破浪前行、捷报频传。

  起步即提速,开局即争先。千方百计强基础、保增长、添后劲,不断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积极创新思路、提升服务、苦干实干,今年以来,渝中经济发展持续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提质提速的良好态势。

  数据看表现  半年成绩亮点多

  上半年,我区经济在高基数基础上实现稳定增长。

  从发展速度和指标看

  全区GDP增长10.1%,回落幅度主城都市区最小

  两年平均增长5.5%,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

  32个核心指标中,有13个增速超20%,19个两年平均增速逾10%

  从动力和支撑看

  固定资产投资91.9亿元、增长10.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4.4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约32亿元,服务贸易额12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1%

  存贷款余额1.16万亿元、增长12%,其中贷款余额增速继续保持全市第一

  规模以上软件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0.8%,高于全市12.4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文体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40.8%

  从质量和效益看

  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9.3%、高于全市4个百分点,区域税收增长31.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96元、增长12.6%

  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5.1%、贡献了一半以上的GDP,完成市外项目正式合同额282亿元、增加1.7倍,到位资金66亿元

  数据是最有力的说明。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经济形势,全区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锚定目标、保持定力、紧抓快干,重点行业加快恢复性增长,投资信心明显增强,消费市场繁荣活跃,支撑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因素不断积累。

  项目做支撑  区域发展布局破题开篇

  今年6月,市委、市政府印发《加强重庆成都双核联动、引领带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将解放碑—朝天门打造成为世界知名商圈。7月,实施方案初稿草拟形成,谋划了至2025年的远景目标。

  6月23日,合作共建重庆绿色金融大道暨政银企融资对接签约仪式在我区举行。首次发布重庆绿色金融大道发展规划,到2025年,重庆绿色金融大道将基本建成“三区、三中心”。

  7月,十八梯传统风貌区传出消息,其灯光系统整装待发,本月底开启“夜景模式”。注资20亿元、历时4年精心打磨,十八梯传统风貌区以“老重庆”文化为脉络,“真山城”建筑为基础,“新生活”业态为引擎,预计今年9月ABC区将重磅开街,迤逦归来,成为渝中面向世界的又一城市文化名片。

  渝中产业基础雄厚,项目是发展的基础和生命线。开年以来,渝中闻令而动、主动出击,科学精准把握全市发展大局,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以扩大有效投资为发力点,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全力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和战略事项谋划、落地、推进,在稳的前提下,质量高、结构优的基础上,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努力以一域之进为全市添彩。

  上半年,我区牵头的20个市级重大项目完成计划投资的67%,144个区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1亿元、达计划进度的46.6%。从产业升级焕新看,现代金融新增市级以上金融机构6家,金融博物馆群启动建设,绿色金融总规模居全市第一。现代商贸引进国际知名品牌5个、品牌首店25家,大贵巷等特色消费场景建成投用,推动龙湖商业接手运营日月光项目。专业服务、文化旅游、大健康等产业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

  从城市有机更新看,重庆绿色金融大道等11个项目顺利完工,解放东西路历史文化大道等6个项目如期开工,朝天门片区治理提升等市区重点关注项目有序推进。40个老旧小区改造已开工约186万平方米、完成约90万平方米,双钢路老旧小区改造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居民的好评。

  从“人文渝中”建设看,“红色三岩”系统提升工程100个项目已开工82个、完工56个。戴家巷山城老街区、鲁祖庙传统风貌区协调区开街运营。大鹅岭景区建设方案加快推进,“重庆母城”更加近悦远来。

  变革促发展  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

  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

  百年变局,关键在“变”,谋定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方能旗开得胜。

  6月7日,首届中国工业软件大会在我区举行。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工业软件大会选择在重庆举办,从深层次看,与重庆数字经济的发展势头密切相关。渝中更是在此前便早早抢抓首轮机遇,在区域内集聚起华工智研院、麒麟软件、西部绿色能源等工业软件领域的龙头企业和机构,并成功获批重庆市软件产业园(综合型)、首批市级重点关键产业园(工业软件方向)、重庆市工业设计总部基地等金字招牌,正加速实现工业软件产业从有到强的发展。

  高规格、高标准承办首届中国工业软件大会,是渝中对外释放的一大重磅信号:以“有限区域”追求“无限创新”,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立足自身基础特色优势,积极适应责任之变、视觉之变、要求之变,以“新发展格局”应对“新变局”,渝中经济发展之路将会越走越宽广。

  围绕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全力推动创新资源要素加速集聚。渝中出台支持科技创新的决定和政策,区块链、工业软件等领域创新发展走在全市前列。统筹用好自贸、中新开放平台,落地埃斯坦科技(全市首家保险科技公司)、壹禅科技(西南地区最大游戏供应商)等开放平台项目33个。

  一体化推进招育稳工作,举办专题招商活动16场,积极学习借鉴各地政策经验,加快出台支持产业发展促进办法,加大人才、科研、投融资、产品应用推广等配套政策力度,形成产业洼地,吸引企业集聚。从体制机制、工作作风、政策措施等方面入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帮在急处、帮在难处、帮在实处,全面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数据显示,上半年新增招大引强项目58个,到位资金65.8亿元,新入库规模以上企业11家。市场主体集群注册登记持续推进、办理集群注册和集聚企业116家,新增市场主体7996家,净增市场主体3972家,新增就业3万余人。

  看到成绩,亦要时刻保持清醒。进入关键之年的下半年,重担千钧、重任在肩,全区上下定当以时不我待、快马扬鞭的奋进姿态加快发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文/袁侨偲  图/王欢  何超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我区上半年经济发展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提质提速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锚定全年目标 坚定发展信心
   第03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04版:综合
稳中求进再发力 持续书写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