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袁侨偲 廖 松 通讯员 付美茜)遇到火灾时怎样自救?同伴溺水了如何进行心肺复苏?发生地震时往哪里跑?这些问题你都知道答案吗?
2021年5月12日是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当天,区应急局联合区文明办、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等多部门开展“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暨最美应急人发布活动”。
活动现场为10名获得“渝中区最美应急人”称号的应急管理单位和个人颁发了证书。这些“最美应急人”有的常年战斗在消防一线,有的坚守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基层岗位,有的自主研发了智能化安全管理系统,有的在洪水中积极组织群众疏散转移……他们勇敢、坚毅、忠诚、担当,是默默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先进典型。主办方号召大家向先进典型学习,了解、支持和参与应急管理工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推动“十四五”良好开局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不好,有人倒地,没有呼吸,需要心肺复苏!”现场,区卫生健康委带来一场胸外按压快闪。“手叠放、臂垂直,用力按、数节拍……”一段轻快的“最炫急救风”,唱出正确实施心肺复苏的要领。“发生紧急情况时,这可派得上大用场!”市民秦女士用手机录下视频,转发给家人。
活动中,多家单位设置的防灾减灾知识展台展板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在装备展示区,一大批专业救援设备悉数亮相,其中一款不太常见的水域救生衣吸引了众多目光。“这款救生衣不仅配备了哨子等水上救援常用装备,还配备了快速脱离装置。”较场口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李佰特介绍,当救援绳阻碍了消防救援人员行动时,可第一时间在水中拉动紧急逃离装置,救援绳自动脱离,从而保障消防员安全和救援的成功。“随着汛期到来,这些装备可能会在关键时刻发挥大作用。”他表示。
“灾险往往突如其来,掌握防灾避险的方法,就是给生命安全多加一层防护。”5月12日,解放碑街道民生路社区举办防灾减灾日宣传讲座,消防培训中心的讲师一一列举商户经营和居家生活中存在但容易忽视的风险隐患,结合真实案例,针对不同的灾害风险提出相应的防范化解方法。宣讲还通过加州花园火灾等真实案例,让大家认识到可燃雨棚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今天这个宣传很有必要,尤其是我们现在的雨棚要不得,万一哪天燃起来了,后果不堪设想。”通过宣讲,居民们表示受益匪浅,不仅增强了风险防范意识,更懂得了在遇到灾害时如何及时自救和互救。
“地震时大家一定要保持清醒,不要坐电梯,更不能跳楼。”“发生滑坡时,不要贪恋财物,要马上离开房屋,向滑坡体两侧跑离危险区。”化龙桥街道在临江佳园小区开展防灾救灾集中宣传活动,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提升居民应对灾害的自救能力。
活动现场,街道工作人员及志愿者通过讲解防灾救灾知识、发放宣传手册、放置宣传展板、播放灾害警示案例视频等方式,向居民宣传了面对多种灾害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后期处置知识。居民们表示,不仅自己要学习这些防灾救灾知识,也会向家人宣传,给家人添上一层安全保障。
区应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防灾减灾日宣传将持续在全区范围广泛开展,通过营造氛围、宣传知识、加强培训、提升能力、隐患风险排查、应急演练等,把更多的防灾减灾知识送到社区、学校、企业当中,切实发挥政府、社会、个人力量,形成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