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渝中区将强化“中心城区”担当,发挥优势、找准定位、主动作为,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齐心协力办好合作的事,努力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中走在前列、作出表率。
1
全力投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落实重点任务
●加快落地基础设施体系完善等8类、100余项重点任务,在构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中抢占先机、赢得突破
深化区域合作
●打造“渝中—青羊”“渝中—锦江”等合作示范项目,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示范区
●联动成渝高铁沿线市区县强化合作,形成示范项目20个以上
●共同打造公共服务优质、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生活圈
●深入对接共建“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策划实施海外合作项目10个以上
打造试点示范
●探索成渝地区金融服务一体化和同城化试点
●推动成渝地区强化标准化组织共建、标准化试点工作
●开展成渝地区无线频谱资源共享试点
●开展国内产品质量监督和出口商品质量监管的信息共享试点
●探索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市场主体信息共享与互认机制
●探索建立“市场准入异地同标”机制
2
全力投入“一区两群”协调发展
担当作为率先示范
●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先行先试
●承接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西部金融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等核心功能
●引领带动中部历史母城发展
●全面落实“一区两群”对口协同发展任务,联动巫溪县做好协同工作
最美两江滨江岸线
●全速完成朝天门片区治理提升
●全面完成黄沙溪、珊瑚公园、李子坝片区等综合提升工程
●全线完成重庆长滨、重庆嘉滨建设,成就滨江起风景的渝中名品、国际名片
解放碑中央商务区
聚焦打造“一核多道一园” 到2025年,改造、盘活老旧楼宇30栋以上,新建、盘活、释放发展载体200万平方米以上,打造特色产业园15个以上,新增市场主体1万户以上,培育税收亿元楼宇30栋以上
“一核” 十字金街,巩固“全国示范步行街”改造成果,打造尊显地位、彰显价值的中央商务区极核
“多道”
●绿色金融大道,连通民族路—小什字—新华路—陕西路,建成重庆金融街
●艺术大道,依托国泰剧院、戴家巷、魁星楼区域文艺资源,培育演艺经济全产业链,打造重庆文艺新高地
●娱乐大道,依托八一路、较场口、石灰市、鲁祖庙沿线物业,重塑重庆潮流地标
“一园” 朝天门中新合作示范产业园
●繁荣商务经济,建成中新金融服务业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形成500亿级商务区
●做优商业经济,完成朝天门市场业态调整100万平方米,巩固壮大千亿级市场群
●发展旅游经济,新增景区景点3个以上,重塑朝天门地标旅游辉煌
历史文化街区
聚焦打造“一带一岸一园一城” 到2025年,新建、盘活、释放发展载体100万平方米以上,建设景区景点10个以上,新增市场主体1万户以上,培育税收亿元楼宇5栋以上
“一带” 贯通东水驿—湖广会馆—老鼓楼衙署—白象街—十八梯—山城巷,做靓“母城”名片
“一岸” 整治朝天门—东水门—储奇门—菜园坝—黄沙溪长滨路岸线,做靓“长滨”名片
“一园” 串联枇杷山—印制一厂—燕子岩—飞机码头—山城巷—领事巷—通远门等区域,做靓“影视”名片
“一城” 整体推动菜园坝滨江城开发建设,推动菜园坝片区整体改造、形象塑造、功能再造
大石化新区
聚焦打造“一区一园两圈” 到2025年,新建、盘活、释放发展载体200万平方米以上,打造特色产业园30个以上,新增市场主体2万户以上,培育税收亿元楼宇15栋以上
“一区” 全面完成化龙桥国际商务区开发建设,新增商业商务载体50万平方米,楼宇入驻率达90%以上,建成500亿级商务区
“一园” 加快总部城数字经济产业园周边地块开发利用、存量载体盘活,新增载体50万平方米,打造特色楼宇(园区)10栋以上,加快建成千亿级数字经济区
“两圈” 大坪商圈,新增15万平方米商业商务载体,商圈销售额突破500亿元;环重医创新生态圈,拓展健康产业发展载体100万平方米,产业规模达500亿级
电子商务和创意产业园区
聚焦打造“两园” 到2025年,改造、盘活老旧楼宇20栋以上,新建、盘活、释放发展载体50万平方米以上,新增市场主体0.5万户以上,培育税收亿元楼宇10栋以上
大溪沟文创产业园 加快“文化+设计”“科技+教育”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众创空间、特色园区10个以上,形成200亿级文创园
上清寺科创产业园 完善“创业孵化器+小企业创新创业基地+楼宇产业园”梯级孵化体系,打造众创空间、特色园区10个以上,建成200亿级科创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