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首席记者 刘 侃)暑期高温来袭,溺水事故进入易发、高发期。渝中因地制宜强化防溺水工作部署,通过加强水域巡查、深化安全教育、落实家校社协同监管等举措,全力织密学生安全防护网,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实守护青少年生命安全。
预防溺水,警钟年年敲响,溺水事故,依旧年年发生。每到夏季,无论城市的游泳池,还是乡村的河坑塘,都能见到成群在水中嬉戏的中小学生。他们在享受夏日清凉的同时,往往忽视溺水的危险。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暑期安全教育,尤其是防溺水安全教育,放假前,区内各中小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向家长发送假期安全提醒,共同守护学生暑期安全,筑牢家校共育防溺水“安全堤坝”。
放假前,区公安分局组织民警深入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通过情景模拟、案例讲解、互动问答等生动形式,将交通安全、“五防”知识融入课堂,为孩子们送上假期“安全锦囊”,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预防溺水、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发生。
假期中,我区各学校将持续多途径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如家长群定期提醒等,要求家长对孩子的外出做到知去向、知同伴、知归时。同时,针对家长外出务工的学生,携手社区、志愿者等,共同做好安全监护,筑牢学生假期安全屏障。
除加强学生假期安全教育管理外,各中小学校还引导家长不要盲目让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辅导班,协助孩子合理安排假期生活,营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